作者
石一复
概述
绒癌继发于体外受精(IVF)妊娠后国内外已有多篇文献报道。最早于1995年报道了1例试管内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后发生绒癌者,其后以色列Hebrew大学医学院也报道1例行2次IVF-ET后发生绒癌者,采用MTX和EMA-CO方案治愈。
Flam等在1989年报道1例拟行IVF-ET的患者在用克罗米芬和绝经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发生输卵管绒癌,其推测为使用超促排卵刺激而诱导了肿瘤的发生。此外,ART中使用促排卵药是否为持续滋养细胞治疗的高危因素时提到了促排卵药与肿瘤发生有关,也与多次妊娠发生GTD的风险增高有关。
病因学
推测为使用超促排卵刺激而诱导了肿瘤的发生。
来源
宋鸿钊滋养细胞肿瘤学(第4版),第4版,978-7-117-30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