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os等报道了一例不孕的患者在促排卵治疗无效后改行赠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发生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后进展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予以甲氨蝶呤(MTX)治疗后缓解;在拟行第二次IVF期间又诊断为复发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单药MTX失败后改用EMA/CO化疗而治愈,随访26个月无复发。该作者因此认为对于既往有GTD病史的患者在胚胎围种植期间及应用赠卵的IVF-ET过程中有疾病复发的风险。
Pal等报道1例因输卵管梗阻者行2次IVF后诊断为复发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现其为三倍体胚胎发展为部分性葡萄胎,遂提出采用ICSI技术以最大限度减少三倍体的发生,或采用赠卵方式,均可减少部分性葡萄胎发生的可能。
部分性葡萄胎常是一个卵子与两个精子受精,ICSI 是将一个选择过的精子注入卵子,这样可以防止部分性葡萄胎的发生。因此,ICSI 也被提议作为有过2次或者多次部分性葡萄胎者获得正常胎儿的一种方法,其可以减少在IVF周期中发生三倍体。但是,由于不孕男性中二倍体精子较前为普遍,如存在双倍体精子,可使正常卵母细胞被二倍体精子受精引起双雄性三倍体合子,ICSI 可引起卵母细胞退行性变化,如卵母细胞核前或胚胎发育损害。同样可考虑部分性葡萄胎卵母细胞核延迟成熟,此系在ICSI 过程中并不成熟,待合并精子后再成熟分裂,因此,即使采用ICSI 也可能会发生部分性葡萄胎。但也可能是二倍体精子不减少或精子DNA反复的受孕结果。我国台湾曾报道一例36岁妇女,2013年产一子,2015年完全性葡萄胎妊娠,2016年自然流产,2017年行ICSI妊娠12周超声提示正常胎盘合并部分性葡萄胎,孕14周行基因分析,取双亲外周血白细胞、葡萄胎胎盘组织、用特殊X和Y探针对未培养细胞做荧光原位杂交试验(FISH)分析,流式细胞技术行精子DNA测定,组织学证实为部分性葡萄胎,染色体提示是三倍体。最后证实胎儿性别为女性,DNA为X染色体。因丈夫为少精症,流式细胞学检查丈夫的精液提示为单倍体和双倍体精子。
建议如下操作以避免反复性葡萄胎的发生:①行ICSI时应使用单一、成熟的卵母细胞,去除不成熟的卵母细胞;②应早期受精(应受精后15~18小时,因三倍体和二倍体胚胎在40小时后不易分清,因为受精早期男性合体闭合其核前比女性核前为大);③种植前诊断甚为重要,因采用Dual FISH能发现X和Y特殊次序,一致的(同一的)三倍体在胚胎早期可发现三个性染色体;④早期超声可发现葡萄胎图像;⑤行CVS或羊水穿刺确定染色体数目及核型。
虽然有文章报道ART后可以发生GTD,但是对于一些反复复发性葡萄胎的患者也可以考虑行ART(图1)。已有研究证实NLRP7基因突变与复发性葡萄胎相关,对于NLRP7基因突变者可考虑的处理方法应采用捐助者卵母细胞或胚胎的IVF,而非标准的IVF。2012年印度Rai等报道的家族复发性葡萄胎中两姐妹均为自然的反复性葡萄胎,无可存活胎儿。妹妹29岁连续5次葡萄胎(其中第4次后发展为持续性葡萄胎,WHO评分4分,单药MTX治愈),其夫妇双方核型均正常;其姐姐连续7次葡萄胎(两任丈夫)。病例中葡萄胎似双亲来源,但现已无可能采用分子技术去发现这些葡萄胎的起源。遂建议其姐妹采用捐助者的卵母细胞行IVF,如复发性葡萄胎是杂合子雄性基因则适合采用FISH技术,ICSI/PGD。

图1 复发性葡萄胎的基因起源和处理
PDT:三倍体受精合子后;IVF:试管内受精;ICSI: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PGT:植入前基因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