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有关IVF后部分性葡萄胎与完全性葡萄胎
有关IVF后部分性葡萄胎与完全性葡萄胎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有关体外受精后部分性葡萄胎与完全性葡萄胎

概述

体外受精(IVF)后单纯发生部分性和完全性葡萄胎的报道,其均为单纯进行IVF后发生,也有移植冷冻胚胎后发生部分性葡萄胎的报道。南非Wiswedel报道行IVF后第一周期即妊娠,但未按常规进行随访,直至胚胎移植后4个月超声具有典型葡萄胎图像,后刮宫终止妊娠,同时获组织学证实。也有不少IVF-ET后发生双胎妊娠(完全性葡萄胎与可存活胎儿)报道,这类病例胎儿易致宫内死亡,个别可获成活婴儿,但母体并发症也较多、较重,也有得知葡萄胎合并胎儿的双胎妊娠后而终止妊娠者。2009年墨西哥报道1例33岁因输卵管因素继发不孕者行IVF-ET后成功妊娠,早期超声发现为双胎,一囊为完全性葡萄胎,一囊为胎儿且胎盘前置,一直仔细随访、监护和使用宫缩抑制剂,最后于孕37周后行剖宫产和子宫切除,母婴安好。我国台湾报道46XY女性性腺发育不良者,因接受赠卵后行IVF后发生三胞胎妊娠,合并葡萄胎和先兆子痫,孕中期超声发现隐匿性葡萄胎和2个胎儿,两胎儿核型正常,整个孕期血清β-hCG随访,孕33周时出现先兆子痫、高血压和影响肾功能,剖宫产获存活双胎,为防恶变,双侧卵巢预防性切除。胎盘病检为水肿绒毛,中心池形成,非极化,滋养细胞增生伴异型和坏死,符合完全性葡萄胎。卵巢显示纹理状纤维组织,类似卵巢基质和门细胞,分娩期后hCG正常,该例证实延长孕期,并严密检测可获2个成活胎儿。

Hsu等报道1例IVF单个卵母细胞种植后发现不同遗传型的完全性葡萄胎,胎盘和成活三重遗传体,使用短链重复DNA标记分析,发现葡萄胎组织是杂合的雄性遗传,胎盘与胎儿含有母体成分,但为不同的双亲遗传。可能机制为卵母细胞被双倍体精子受精,导致双雄性三倍体,未成熟的胞质变动,导致早期胞浆分裂及精子染色体复制发展为杂合的完全性葡萄胎。一种可能是另一个被复制精子的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两极纺锤体被置换到卵母细胞,形成两个分裂体,各自形成胎儿和胎盘;另一种可能为卵母细胞被两个单倍体精子受精,之后被三极纺锤体构成。本例直接证实完全性葡萄胎直接从卵母细胞中含有母体遗传直接诱导而来。

Bates报道3例不孕者(2例原发不孕,1例继发不孕),年龄为25岁、33岁和48岁,均采用氯米芬促排卵后行IVF后发生葡萄胎,后均转为持续性滋养细胞肿瘤而进一步治疗,对照组也发生因不孕接受IVF治疗后均发生部分性葡萄胎。国内杭州等地也均有IVF-ET后发生葡萄胎的报道。

Pal等报道1例因输卵管梗阻者行2次IVF为复发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现其为三倍体胚胎发展为部分性葡萄胎,也提出采用ICSI技术,以最大限度减少三倍体的发生或采用赠卵方式均可作为减少部分性葡萄胎发生的可能。

作者
石一复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下册,第3版,978-7-117-18156-3
下一篇:IVF与复发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