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转移至卵巢最早由Krukenberg首次报道,此后有人把库肯勃瘤当作卵巢转移的同义词,也有人把起源于消化道的卵巢转移瘤统称为库肯勃瘤,从而在概念上造成很大的混乱。实际上,含有黏蛋白、小周边核的黏液细胞——印戒细胞的库肯勃瘤,只是卵巢转移瘤中重要的一种,既不能代表各种来自消化道的转移瘤,更不能代表全部形形色色的转移性卵巢瘤。
我国大多数库肯勃瘤来源于胃。胃肠道癌转移到卵巢的百分率报道不一,20%~67%不等,与不同地区胃肠道癌肿发病率不一致有关。发病年龄多数为30~50岁,文献报道年龄最幼者13岁,最老者82岁。
库肯勃瘤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胃肠道的转移性恶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1%~2%。库肯勃瘤患者可无症状或者有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痛等。80%以上的库肯勃瘤呈双实性,CA125可升高。本例患者的肠癌为缩窄型、非肿块型或者溃疡型,病程中无明显的异常排便史,造成了影像学和临床诊断上的困难。库肯勃瘤从胃肠道肿瘤转移到卵巢的途径有3种: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腹腔种植转移,现又多了一个促排卵药,也可引起转移。
1.大体形态
胃癌转移至卵巢,一般卵巢均保持原形,呈肾型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无粘连。常见结节状隆起,包膜完整但较薄,常为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光泽。肿瘤大小为3cm×3cm×3cm~30cm×26cm×20cm,双侧性占绝大多数、也可见单侧。切面呈发白色,肿瘤基本为实质性,中等硬度,呈半透明胶样。瘤内具有小区退化。坏死、出血和囊性变,形成大小不等似海绵状小囊腔,囊腔内含有黏液或血性液,整个肿瘤呈囊性很少见。
2.显微镜下
显微镜下表现多样,但各部分基本结构仍较典型。瘤细胞为黏液细胞,含有黏液,用PAS和黏液卡红染色均呈阳性;细胞的形状因黏液含量不同而异,肿瘤间质量多寡不等,其结构致密疏松不一,在镜下见有如下几种主要图像:
(1)印戒细胞结构:
细胞内产生大量黏液,过多的黏液将细胞核挤向细胞边缘,核变得细长,贴近胞膜呈半月状,如戒指状,为典型的印戒细胞。
(2)索条状结构:
黏液细胞数目多少不等,呈单个散在于间质中,聚集成堆,排列成索状。
(3)黏液腺癌:
黏液细胞是小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胞质丰富,伊红染,核染色质浓染,在间质中呈腺泡状。
间质细胞呈集合状或交叉状,围绕着肿瘤细胞群,有时间质细胞呈片状增生。由于大量梭形细胞掩盖了杂于其中的散在印戒细胞,而易被误诊为纤维瘤、黏液纤维瘤等。若间质细胞疏松,且有明显水肿,核着色深,不规则,易误诊为肉瘤。
胃肠道肿瘤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CA724升高,而原发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不升高或升高不明显,据此则不难判断卵巢占位为转移肿瘤。胃肠道转移到卵巢的肿瘤通常CK7(-)/ CK20(+),PAX8(-),而原发性卵巢肿瘤恰好相反:CK7(+)/ CK20(-),PAX8(+)。
现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在库肯勃瘤及其相同起源肿瘤中是一个明确的预后因素。复旦大学2018年已经发表库肯勃瘤不是常见的卵巢转移印戒细胞腺癌,大多从胃肠转移,乐观的预后和治疗有限。在临床试验中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PD-L1)抑制剂显示有显著的疗效。研究发现在库肯勃瘤中PD-L1表达和T细胞浸润与原发肿瘤相当一致。PD-L1阳性肿瘤中25.7%是从胃肠道转移而来的,66.7%是由结直肠癌(CRC)转移而来。患者生存与PD-L1和T细胞CD8阳性密度有密切关系。从胃肠道转移而来的库肯勃瘤PD-L1(+)表达则预后差,相反库肯勃瘤由结直肠癌转移而来者PD-L1(+)表达则可改善预后。分析不同库肯勃瘤的PD-L1基因,在PD-L1表达较高的病例中,库肯勃瘤T细胞密度和相同继发肿瘤进行比较:T细胞CD8+,在原发肿瘤和库肯勃瘤中相同。此研究发现对从胃肠道和结直肠癌的靶向免疫基础治疗,在未来有较大的前景。
手术治疗是基本原则。手术切除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瘤负荷,延长生存期。转移性卵巢肿瘤往往生长迅速,可以短期内发展为巨大的双侧附件区囊实性占位,破裂可导致腹痛、腹胀,大网膜种植转移可产生大量腹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10~30cm的卵巢占位很难通过化疗等非手术手段得到有效控制。
卵巢转移性瘤患者全身情况尚可,能耐受手术者仍应积极手术。其原因是:①手术后可明确诊断;②因原发或继发术前难以定论,如为原发,不给予手术将使患者失去治疗机会;③切除继发转移瘤对减少压迫,抑制腹水产生,减轻症状等也有利;④在探查的基础上明确原发瘤的部位、性质,估计能否切除等对患者不增加很多负担;⑤力争对原发灶同时切除,则预后更佳;单纯切除转移瘤,预后不佳,极易复发、扩散而致死亡。
妇科手术范围因患者情况而异,一般情况下可做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可做部分或横结肠以下切除;如患者身体情况差或术中发现腹部已广泛转移,可行双侧附件切除术;原发灶也可切除,或已切除但具有盆腔局限转移者,则可做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同时尽可能切除盆腔转移瘤。
原发癌肿病变范围不大,转移不明显,患者情况好,仍应积极争取同期外科切除,但临床上有许多患者对原发灶的切除已属难以实现。对恶性度较低的结肠癌,应争取和转移瘤一并切除。
妇科手术后,根据原发癌的部位、性质,可选用适当的抗癌药化疗。对胃肠道转移至卵巢的癌肿常用5-FU、MMC、DDP等化疗。放射治疗一般效果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