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卵巢间质黄体瘤
卵巢间质黄体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tromal luteoma of the ovary

作者
鹿欣;朱关珍
病理学

1.肉眼形态

肿瘤无包膜,位于卵巢间质内,直径0.25~2.9cm。切面边界清,呈单个或多个灰白色、黄棕色实性结节,伴出血时呈灶状红色或棕色。Hayes报告一组病例,24/ 25例为单侧性。

2.组织形态

肿瘤呈类圆形结节状分布,周围由卵巢间质包绕为本瘤的特征。瘤细胞直径20~40μm,呈圆形或多边形。多数核小、圆、居中央或略偏位,核膜略有皱褶,有单个明显的核仁。少数核大,染色质粗糙,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胞质丰富呈伊红色,有少量嗜酸性颗粒,或苍白,有脂质空泡。半数以上病例胞质内含不等量脂色素颗粒,未见赖因克(Reinke)结晶。瘤细胞排列成弥漫、巢状或索状。若细胞退变则形成类腺泡状结构,可伴灶性出血。多数肿瘤间质为纤细结缔组织所组成,少数间质增多伴玻璃样变。

90%以上的病例同侧或对侧卵巢间质卵泡膜细胞增生伴黄素化。约1/ 4的病例伴卵巢门细胞增生,并出现莱迪细胞聚集围绕无髓鞘神经纤维与血管,少数病例的卵巢浅表呈异位蜕膜样变。

2014年WHO卵巢肿瘤分类标准将已不再将间质黄体瘤单独列出,并提出当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直径<1cm,且局限于卵巢皮质内时,可诊断为间质黄体瘤。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经腹或经阴道超声,盆腔CT或MRI均有助于诊断,有条件的患者可行PET/CT检查,由于该类肿瘤具有内分泌功能,代谢旺盛,血供丰富,PET/CT检查具有独特优势。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及预后

卵巢间质黄体瘤多为单侧性,肿瘤小,临床为良性经过,预后良好。多数行单侧附件切除术。由于子宫内膜受肿瘤分泌雌激素影响而发生增生过长病变,因此术前应对子宫内膜进行评估,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

文献报道术后随访19例卵巢间质黄体瘤患者6个月~17年,其中16例存活良好,3例死于其他疾病,与本瘤无关。Wang等报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可作为卵巢类固醇细胞瘤术后的辅助用药,以减少体内升高的激素水平,取得良好疗效。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第4版),第4版,978-7-117-34905-5
上一篇: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合并妊娠 下一篇:卵巢莱狄细胞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