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悦;魏丽惠
病理学
黏液性肿瘤多为单侧,双侧仅占10%左右。黏液肿瘤大多数为多房,往往较大,平均达16~17cm,也可长大充满整个腹腔,直径达50cm。肿瘤灰色有光泽,囊壁略厚,有弹性,有时外壁可见数个囊性突起,表面略发淡黄色。囊内容物为黏液性,不透明,黏稠液似胶冻样,白色略淡蓝。检查时触及的实性部位往往是多数蜂窝状小房集聚,切开肿物即可发现。房大小相差极大,分布可疏可密,常在一个房内套有一个或数个子房。肿瘤内黏液为黏蛋白或糖蛋白,所以过去“假黏液性囊腺瘤”现已改称为黏液性囊腺瘤。肿瘤上皮为单层高柱状,核位于基底部,排列规则,和宫颈管型黏液上皮相同(图1)。有时也能找到肠型上皮,包括杯状细胞(goblet cell)、潘氏细胞及嗜银细胞。黏液性囊腺瘤常同时发生其他卵巢上皮性肿瘤,如浆液性、宫内膜样或性索间质肿瘤等。Peutz Jeghers综合征即皮肤黏膜色素黑斑,同时有胃肠道多发性息肉,这些症状有时可伴随此瘤出现,但需注意有无恶性问题。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手术切除,预后较好。但需注意有无合并交界性或恶性黏液癌的情况。过大的肿瘤不易完整取出时,可先抽取囊内液体,但应防止内容物溢出,以免囊液污染腹盆腔形成种植,可能引起腹膜假黏液瘤(pseudo- myxoma peritonei)。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下册,第3版,978-7-117-18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