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ovarian borderline serous tumor
中文别名 :卵巢低度恶性潜能肿瘤
卵巢交界性肿瘤病因不清,目前认为它来源于卵巢表面特化的腹膜或衍生物以及上皮包涵囊肿。与恶性肿瘤有关的因素可能有关,如绝经早、月经初潮晚、妊娠次数少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未产妇比经产妇风险高,哺乳是保护因素,但口服避孕药无保护作用。有报道应用促排卵氯米芬类药物,有潜在发生交界性肿瘤的风险。
卵巢浆液性肿瘤中大约9%~15%为交界瘤。患者相对年轻,平均年龄38岁,40%为双侧性。
(一)交界性囊腺瘤/乳头状囊腺瘤
1.巨检:肿瘤外观与良性者相似,唯乳头结构更多而细密,覆盖区域更广泛,累及双侧卵巢约为15%~30%,高于良性者。
2.光镜:交界性瘤的病理诊断主要依据其镜下组织学特点,组织取材必须充分,方可作出可靠判断。典型组织学特点:①囊内壁和乳头结构表面被覆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可复层化,但一般不超过三层;②上皮细胞可呈不典型增生,一般为轻度—中度不典型增生,并可见少数核分裂象,一般在1个高倍镜视野内不多于1个;③无间质浸润,是否有间质浸润是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之一。此外,有时细胞增生可形成微乳头结构或在乳头表面形成筛状结构;有时部分腺体增生活跃时,可向间质内陷入,表现出假性间质浸润,而难与真性浸润区别。二者区别在于间质内腺体是否完整及排列有序。真性浸润尚可能出现粘液样变及玻璃样变等间质反应。约有半数的肿瘤内可见到砂粒体。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应依靠上述组织切片检查,并不考虑有无卵巢外种植与转移。
(二)交界性表面乳头状瘤、腺纤维瘤和囊腺纤维瘤
交界性表面乳头状瘤的组织形态特点基本同交界性囊腺瘤和乳头状囊腺瘤,但发生腹腔内种植的机率更高。交界性腺纤维瘤和囊腺纤维瘤很少见,此瘤发生交界性改变的是其上皮成分,其组织学特点同交界性囊腺瘤。而纤维间质成分仍保持良性。
组织学特点为囊壁和乳头的覆盖上皮常为2~3层,细胞有轻~中度异型性,核分裂象的数量增多,但一般不超过2~4个/10HPF。肿瘤细胞不侵犯间质且无转移,这是与恶性浆液性及黏液性囊腺癌主要鉴别点。
与良性浆液性囊腺瘤相似,但有较多乳头状突起,体积较大,双侧发生机会比良性多。镜下观察:①上皮增生不超过3层,也可增生呈簇状。常有乳头形成,乳头分支较少,表面上皮也不超过3层。②细胞核异型,染色较深,但限于中度范围以下。③核分裂象较少,一个高倍视野内不多于一个。④间质无浸润(图1)。

图1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一)肿瘤标记物
1.CA125:CA125是一种由卵巢上皮性肿瘤和苗勒管起源的组织表达的糖蛋白抗原决定簇,通常≤35IU/ml。CA125升高的发生率取决于卵巢肿瘤类型,在卵巢癌最为常见,尤其浆液性癌,约80%~90%的卵巢癌见CA125升高。如果绝经后妇女存在附件包块,同时伴血清CA125升高(>200IU/ml),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阳性预测值达96%。此外,CA125消长与病情的变化相一致,可用于术前的辅助诊断、化疗后疗效评估、术后复发的监测。然而,约50%的Ⅰ期卵巢癌及30%的黏液腺癌CA125不升高。此外,非上皮性肿瘤、部分盆腔炎亦可见CA125升高。因此,CA125并非卵巢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2.CA 19-9:正常情况下,其数值≤35IU/ml。CA 19-9升高通常见于黏液性肿瘤,尤其交界性和黏液腺癌。
3.人附睾蛋白4: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HE4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在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2005年Drapkin等研究发现HE4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的表达率分别为100%,93%,50%,但在黏液腺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不表达。
(二)影像学检查
交界性肿瘤的组织学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其大体形态和影像学表现也介于两者之间,与良性和恶性肿瘤鉴别诊断较困难。影像学倾向于交界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如下。
1.多房完全囊性,呈T2WI低信号的蜂窝状分房,或混杂低、等和高信号的分房;
2.单房囊性伴单个桑葚样大结节或多发小壁结节,DWI信号不高。
3.实性成分内树枝状T2WI低信号;
4.实性肿块内见形态基本正常的卵巢。
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一旦怀疑卵巢交界性肿瘤时,临床医生主要面临的选择是采取保守性手术或根治术。全面分期根治术包括中线剖腹手术、术中全面探查、腹水细胞学检查、切除所有可疑组织、双侧输卵管和卵巢及全子宫切除术、网膜切除及多部位腹膜活检,治疗目的是完全切除肿瘤。对希望保留内分泌功能或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可行保守手术(如保留子宫及双侧卵巢的肿瘤摘除术或单侧卵巢摘除术等)。
1.保持情绪稳定、乐观,正确对待疾病及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2.注意均衡饮食,尽快调节全身营养状况。选择瘦肉、鱼类、鸡和植物蛋白食物及蔬菜、水果。
3.保持刀口清洁、干燥,如伤口无异常,拆线1周后可沐浴,如有异常及时来院检查。
4.注意适当的休息,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良性卵巢肿瘤出院1月后复查,如有不适随诊。
5.严格按医嘱用药,如为恶性肿瘤需定期来院复查及化疗。
发病与卵巢恶性肿瘤有关因素可能有关。应用促排卵药如克罗米芬类,有潜在发生卵巢交界性肿瘤的风险,口服避孕药可能有保护作用。
虽然交界性肿瘤预后较恶性好,但在保守治疗的患者,定期随访尤其重要。对肿瘤患者进行登记,有条件者建立治疗随访档案,特别要有可随访到患者的几个详细地址及联系电话(本人、夫妻、子女等),由专人管理并负责随访。有条件患者定期到医院门诊复查,居住外地者可通过信件、电话联系并了解在当地医院检查情况。无论是肿物剥离或一侧卵巢切除后,对留下的正常卵巢应注意有无肿瘤生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定于术后一月在门诊检查,以后可与每年的妇女健康检查同时进行。查体时除妇科检查外,还应进行B 超检查。如发现卵巢增大,应同时做肿瘤标记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