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secondary carcinoma of the fallopian tube
输卵管转移瘤较输卵管原发癌多见。最常见的是由对侧输卵管癌转移而来,由同侧或对侧卵巢癌转移到输卵管的也很常见。子宫内膜癌较易转移到输卵管黏膜。曾有报道宫颈癌及恶性淋巴瘤扩散到输卵管,但甚少见。非生殖系统肿瘤转移到输卵管的极少,偶见报道。
输卵管转移瘤的病理特点是癌瘤主要侵犯输卵管浆膜面并向内侵犯,而黏膜往往正常或仅有慢性炎;输卵管系膜、肌层间质的淋巴管常受累及,但很少累及内膜淋巴管;恶性细胞的形态与原发瘤相同。
1.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输卵管癌的主要手段。由于输卵管癌的病例甚少,缺乏前瞻性研究,其手术方式及范围多是参照卵巢癌。根据患者的病变范围、分期、年龄及对生育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早期患者应进行全面的手术分期,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足够长的腹正中切口。
(2)详细评估整个盆、腹腔以了解肿瘤波及的范围。
(3)腹盆腔冲洗并送脱落细胞。
(4)经腹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
(5)横结肠下大网膜切除。
(6)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
(7)盆腔和腹腔腹膜可疑之处均应取活检。
对于年轻、渴望生育的妇女,需仔细评估并谨慎决定。单侧的输卵管原位癌可以考虑保留生育功能,有人认为高分化的ⅠA期患者也可采取保守性手术。
晚期患者,应施行最大限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为术后辅助化疗创造条件。由于术后残留灶大于2cm的患者预后较差,故对首次手术不能达到理想减灭的患者,有人提出可以在3~4个疗程化疗之后,实施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interval debulking)。有资料显示,输卵管癌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比卵巢癌高,尤其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据报道在实施常规淋巴结切除的患者,42%~59%发现有淋巴结转移,且腹主动脉旁与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率几乎相等。因此在手术时,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切除是必不可少的。也有人更倾向于实施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Klein等报道158例输卵管癌,实施了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43个月,明显高于未清扫组的21个月(P=0.095)。于爱军等报道64例,腹膜后淋巴结阳性率为40.4%,接受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均高于未清扫者(分别84.2%vs.69.2%;63.1%vs.53.8%),但统计学无差异。胡元晶等回顾了67例输卵管癌病例,分析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早期(Ⅰ期和Ⅱ期)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者的总生存期和肿瘤无进展生存期均好于未行清扫者(P=0.025),而晚期患者是否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并不影响患者生存。
2.化学治疗
较早的文献报道输卵管癌的化疗药物有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六甲蜜胺、氟尿嘧啶、6-硫嘌呤、甲氨蝶呤等,以后又有阿霉素、顺铂及异环磷酰胺等。近年来由于卵巢癌成功地采用紫杉醇和铂类联合化疗,很多学者认为输卵管癌化疗也应当采用卵巢癌的化疗方案。
Peters等回顾总结115例输卵管癌,对于病变局限在输卵管的早期患者术后单药化疗或者盆腔放疗均不改善生存;而病变超出盆腔的患者则因含顺铂的联合化疗而使生存受益。Gadducci等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即Ⅰ期患者术后是否接受铂类联合化疗并不影响生存,而晚期患者则因化疗受益。含顺铂的联合化疗总有效率达53%~92%,并可使晚期患者生存期延长。其中顺铂与环磷酰胺、阿霉素三药联合(CAP方案)及含紫杉醇的方案疗效较好。Pectasides等回顾了64例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治疗,其中48例(75%)术后采用卡铂(AUC=6)与紫杉醇(175mg/m2)联合化疗,在28例有可测量病灶的患者中该方案总有效率高达93%,其中完全有效19例(68%)。全组5年生存率为70%,其中Ⅲ~Ⅳ期患者中位生存期达62个月。美国Memorial Sloan- Kettering肿瘤中心总结了24例输卵管癌术后用紫杉醇与铂类联合化疗,其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达到了96%和90%;经理想减瘤术的患者3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为67%,而亚理想减瘤术者为45%。显示了紫杉醇与铂类联合的非凡疗效。
3.放射治疗
尽管放射治疗可用于输卵管癌的术后辅助治疗,但其确切价值仍不明了。Klein等对95例Ⅰ、Ⅱ期输卵管癌术后采用辅助放疗或辅助化疗作了回顾比较,结果辅助化疗组中位生存期73个月,高于辅助放疗组的57个月,但统计学无差异。由于放疗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几率要高于化疗,因而多数学者不推荐采用放疗。但若患者有化疗禁忌证,放疗仍可用于那些肿瘤已穿破浆膜面的早期输卵管癌,以及无残留灶或仅有微小残留灶的晚期输卵管癌。包括全盆或全腹放疗、放射性核素32P腹腔灌注等。
4.内分泌治疗
输卵管上皮在胚胎学和组织发生学上与子宫内膜相似,在月经周期中会随着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而改变。曾有用甲羟孕酮或醋酸甲地孕酮治疗输卵管癌的报道,但都是与化疗药物同时使用的,因而不能确定其中激素是否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