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子宫角妊娠
子宫角妊娠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宫角妊娠

概述

宫角妊娠指受精卵种植发育在子宫的角部。因宫角部肌组织薄,又为子宫血管与卵巢动静脉及输卵管血管吻合处,血运丰富,孕卵种植在此异常位置,早孕时发生流产,常伴大出血。如随着孕周增长,宫角肌层变薄,一旦肌层破裂,会导致大量出血,休克甚至死亡,足月分娩后胎盘不易剥离,需早期诊断及治疗。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不同,其受精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侧,胚胎向宫腔内生长发育而不是向输卵管间质部发育。宫角妊娠发病率较低,占异位妊娠的1.5%~4.2%,但病死率极高,占异位妊娠的20%左右。严格讲,宫角妊娠不应属于异位妊娠。

病因学

宫角妊娠常存在高危因素,从而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及着床,妨碍其如期到达正常的宫腔位置种植。

1.盆腔炎

多次人工流产术、清宫术等宫腔操作引发的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输卵管炎,宫内节育器引起的子宫内膜无菌性炎症。

2.输卵管及子宫手术术后

输卵管切开取胚、输卵管整形术等输卵管手术术后,使输卵管扭曲、狭窄,纤毛缺失;子宫畸形矫形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手术术后使宫腔形态发生改变,从而使受精卵着床于非正常位置。

3.雌孕激素失调

正常情况下雌、孕激素比例恰当,可协同作用使孕卵得以由正常的输卵管内膜纤毛运动和肌肉蠕动送入宫腔,如果雌、孕激素平衡被破坏,即可导致宫角妊娠发生。

4.IVF-ET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其发病率有所上升。由于体外受精后胚胎植入宫腔时间与子宫内膜不同步,胚胎游走,从而使着床位置异常。

5.其他

宫颈病变(如宫颈糜烂等)或宫颈先天性发育畸形(过长、憩室等)、过早或延迟排卵都可造成宫角妊娠。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期待治疗

如在早期妊娠时已明确诊断为宫角妊娠,胚胎存活,圆韧带向外侧移位,覆盖在胚囊的子宫肌层组织健康,可不考虑终止妊娠,继续随访观察。

2.急诊开腹治疗

当宫角妊娠破裂,发生急腹症,腹腔内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时,在纠正休克的同时,根据病情行患侧宫角及输卵管切除术、宫角楔形切除术或宫角剖开取胎术。

3.腹腔镜手术

用于早期的宫角妊娠,可于直视下诊断的同时,予以处理。

4.刮宫术

若因不全流产、过期流产做刮宫术时,需注意宫角的肌层,操作要轻而慎重,避免造成穿孔,最好在B超或宫腔镜引导下行刮宫术。

5.人工剥离胎盘

如妊娠至足月,随子宫偏向一侧明显,但胎儿可自然分娩,分娩后如胎盘滞留在子宫的一角,可做人工剥离胎盘术。

6.血管介入性治疗

应用较少,治疗方法同宫颈妊娠相似,可用于早期诊断的宫角妊娠,即未破裂、生命体征平稳、且B超示孕囊直径≤5cm、血β-HCG<5000U/L、肝肾功能、血常规正常者。可以阻断妊娠囊血流,使绒毛急性缺血坏死,然后吸收或脱落流产。可以同时灌注杀胚药物后栓塞,其可预防和控制流产或宫角破裂造成的大出血。

7.药物流产后联合宫腔镜

可于药物流产后,再行宫腔镜检查,部分患者也可宫腔镜检查后,B超下联合刮宫术,效果满意。术后应当找到绒毛组织且超声检查宫角部无异常回声,继续追踪至血β-HCG降至正常。

8.子宫动脉结扎

应用较少。

作者
郑莹;张竹
来源
妇产科危急重症救治,第1版,978-7-117-14200-7
临床妇产科学,第2版,978-7-117-14029-4
上一篇:子宫峡部妊娠 下一篇:子宫切除术后异位妊娠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