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外阴毛囊炎
外阴毛囊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foliculitis of vulva

概述

外阴毛囊炎(foliculitis of vulva),是细菌侵犯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炎症,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当全身抵抗力下降,外阴局部不洁、或因肥胖摩擦表皮受损可诱发此病。临床表现为阴阜、大阴唇外侧阴毛分布部位最初出现一个红、肿、痛的小结节,周围有红晕,逐渐增大,呈锥状隆起,迅速变为脓疱,中心常有毛发贯穿,脓疮如粟粒大小,不相融合。壁薄破溃后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自觉瘙痒及微痛,数日后干燥结痂而愈,不留瘢痕,但常反复发作。

病因学

致病菌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其他有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当外阴皮肤受到阴道分泌物的刺激,或由于肥胖、出汗、潮湿及不注意阴部卫生时,易引起患者阴部瘙痒。搔抓过分使阴部皮肤表皮破损,细菌乘机侵入,通过毛囊口进入毛囊内,引起毛囊口、毛囊深部的毛囊壁及部分毛囊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化脓性感染波及到皮脂腺周围亦产生炎症。

解剖学与组织学

主要表现为深部毛囊与皮脂腺周围炎症,在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和坏死组织,周围血管充血、水肿明显,有密集的中性粒细胞和少数淋巴细胞浸润。严重有组织坏死,毛发、毛囊和皮脂腺均被破坏。

病理学

主要表现为深部毛囊与皮脂腺周围炎症,在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和坏死组织,周围血管充血、水肿明显,有密集的中性粒细胞和少数淋巴细胞浸润。严重有组织坏死,毛发、毛囊和皮脂腺均被破坏。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保持外阴清洁

勤换内裤,勤洗外阴。避免进食辛辣食物或饮酒。积极治疗糖尿病。

2.全身治疗

丘疹广泛时可适当口服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中医治疗

原则为清热、解毒、利湿。方剂用银花15g、连翘15g、大青叶10g、蒲公英10g、茯苓10g、薏仁15g、防己10g、车前草10g、白鲜皮15g、防风l0g、甘草10g。也可服用连翘败毒丸。

4.局部治疗

原则为杀菌、消炎、干燥。可外用2.5%碘酊、5%氯化氨汞、鱼石脂软膏或1%新霉素软膏。已有脓疱者,可用消毒针刺破,并局部涂上1%新霉素软膏或2%莫匹罗星软膏。

护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患者教育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多汗时,宜用粉剂保持干燥。

2.勤洗澡,勤换衣裤,衣裤宜宽畅,避免局部摩擦。

3.对局部硬结或脓疮不能自行挤压。

4.少食辛辣、膏粱厚味。多饮清凉饮料,如绿豆汤之类。

作者
肖琳;唐良萏
来源
妇产科治疗学,第1版,978-7-117-11362-5
女性外阴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第1版,978-7-117-05335-6
上一篇:外阴湿疹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