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lichen simplex chronicus

作者
唐良萏;肖琳
概述

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lichen simplex chronicus)是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外阴疾病,表现为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以往称之为增生性营养不良。其确切病因暂不明确,根据目前研究现状,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中约75%的患者为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家族史;外阴潮湿、阴道排出物的刺激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瘙痒-搔抓”的反复循环是导致该疾病慢性进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理学

主要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层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上皮角向下延伸,末端钝圆或较尖,上皮角之间和真皮层乳头明显,并有轻度水肿,以及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浸润。但上皮细胞层次整齐,细胞的大小形态以及细胞核的形态染色均正常。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和透气,不用肥皂或其他刺激性药物擦洗,避免搔抓,凡精神紧张、瘙痒严重以致影响睡眠者,可加用镇静和抗过敏药物以增强疗效。

2.局部药物治疗

主要目的在于控制局部瘙痒,一般主张采用皮质激素局部治疗,常用药物有0.025%氟轻松、0.1%曲安奈德、0.05%丙酸氯倍他索或1%~2%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局部涂擦3~4次以缓解瘙痒症状,当瘙痒基本控制后,即停用高效类固醇激素制剂以免局部皮肤萎缩,改以作用较弱的1%~2%的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1~2次继续治疗。一般在局部涂抹药膏之前可先用温水坐浴。在瘙痒症状消失后,仍需经过较长时间,增生变厚的皮肤肉眼及病理方可见明显改善,甚至可能完全恢复正常。此类药物短期使用患者耐受性较好,但长期使用有可能出现红斑、局部色素沉着、干燥、灼烧感等副作用。

对于糖皮质激素不耐受者,可考虑选用局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此类药物为神经钙蛋白阻滞剂,可以有效阻断T细胞释放的炎性因子,缓解症状,改善皮肤条件,包括0.1%他克莫司、1%吡美莫司等。初始治疗为每日2次,使用4周后逐渐减量,共使用3个月。有观察性研究,采用此方案治疗,83.3%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在初始用药的1周,患者可出现局部灼烧感,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症状逐渐好转。

3.聚焦超声治疗

有效率约为95%。利用超声波在组织内有良好的能量穿透性,把超声波的能量聚集到发生病变的真皮层内,通过超声的机械效应、热效应及空化效应,使病变组织内的小血管、毛细血管及神经末梢受到损伤;同时促进局部微血管的形成,改善其微血管和神经末梢的营养状况,改变局部组织生长的微环境,使组织修复和再生,从而达到使病变的外阴皮肤得以康复的目的。

4.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可破坏皮肤深度2mm的异常上皮组织以及真皮内神经末梢,从而阻断瘙痒或搔抓引起的恶性循环,该法有治疗简易、破坏性小、瘢痕少的特点,但远期仍有50%的复发率。

5.手术治疗

创伤较大,仅用于反复药物治疗无效且激光治疗亦无效或复发的患者,或有恶变可能者。手术采用单纯性外阴切除,术后应定期随访,远期复发率约为50%,复发部位多在切口周围。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第4版),第4版,978-7-117-34905-5
上一篇:阴虱 下一篇:外阴硬化性苔藓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