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滴虫阴道炎
滴虫阴道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trichomonal vaginitis

作者
安瑞芳;刘腾
英文缩写
TV
概述

滴虫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以性接触传播为主。2010年3月以美国旧金山监狱犯人为研究对象的报道显示,在713例男性中其发病率为2.1%,在297例女性中其发病率为32%。且多篇文献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滴虫阴道炎的发病率升高。

病因学

滴虫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而引起的阴道炎症性疾病。寄生于人体的毛滴虫共有3种:阴道毛滴虫;人毛滴虫,即人大肠内可有人类五鞭毛毛滴虫;口腔毛滴虫,即寄生于口腔,是一种与人共生的毛滴虫;后二者一般不致病。阴道毛滴虫呈梨形或球形,长约8~30mm,体部有波动膜,后端有轴突,顶端有4根鞭毛,鞭毛随波动膜的波动而摆动,无色透明,酷似水滴。阴道毛滴虫生活最适宜的pH为5.5~6.6,pH在5以下或7.5以上时则不能生长。滴虫的生活史简单,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对环境适应性强,故滴虫离开人体后也容易通过其污染物传播。滋养体能在室温下在湿毛巾上能存活23小时,3~5℃生存21日,在46℃生存20~60分钟,在半干燥环境中生存约10小时;在普通肥皂水中也能生存45~120分钟,黏附在厕所坐便器上能生存30分钟,因而接触性传染很常见。

传播途径

主要有两种:①经性交直接传播:据报道,与女性患者一次非保护性性交后,约有13%~86%的男子发生感染,与受感染的男性一次非保护性性交后,约有80%~100%的女性发生感染;②间接传播: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式便器、衣物、污染的器械及敷料等传播。

发病机制

因阴道毛滴虫具有嗜血及嗜碱性,故当月经前后阴道pH发生变化时,隐藏在腺体及阴道皱襞中的滴虫常得以繁殖,引起炎症发作。阴道毛滴虫附着在泌尿生殖道上皮表面,能够穿透表层上皮细胞,受侵的组织细胞表现为受侵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毛细血管增多、充血,白细胞红细胞外溢,上皮下白细胞浸润,但无特殊性,阴道分泌物涂片可见滴虫。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实验室检查

1.生理盐水悬滴法

悬滴法直接镜检较快,操作简便。因滴虫阴道炎常伴大量多核白细胞浸润,因此镜检时应在白细胞数量较少的部位寻找。该方法的敏感度为42%~92%,与检验者经验有关。

悬滴法必须在生理盐水冷却之前进行检查,因滴虫离体时间越久,动力越差,有时呆滞不动,或仅有鞭毛摆动,这时只能依靠邻近白细胞的扇动状态而推测其存在,有的严重患者在悬滴片整个镜下视野布满白细胞,看不到滴虫,即使看到也不活跃。如遇此情况,可用0. 1%沙黄溶液代替生理盐水,因为沙黄能使白细胞染成淡红色,而滴虫不染色,其运动也不受影响,故滴虫在淡红色的背景中显得特别清楚。

2.培养法

培养法是诊断滴虫阴道炎的金标准,但是由于阴道毛滴虫培养需要特殊培养基,如Diamond或者Kupferberg培养基,且需要5~7日时间才能得到检查结果,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主要适用于多次生理盐水悬滴法检查阴性,临床又怀疑患有滴虫者,其准确度可高达98%。

3.巴氏涂片法

涂片法是将标本涂在玻片上,用巴氏染色镜检,该方法敏感性不高,即使用吖啶黄染色,其特异性也较低。

4. OSOM滴虫快速试验(OSOM trichomonas rapid test)

是一种免疫层析毛细试纸条法,该检测约需10分钟,于培养法相比,敏感性为88.3%,特异性为98.8%,目前国内尚未开展。

5.抗体检查

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乳胶凝集实验等用于检查特异性抗体,虽然最初的试验结果不错,但目前尚缺乏临床试验证实其临床应用价值。

6.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

PCR检测与上述检查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5%)及特异性(98%);阴道毛滴虫与其他种类的滴虫间无相互作用,与其他的人类寄生虫、沙眼衣原体及淋菌等STD间也无交叉反应。PCR可用于有或无症状的妇女,而且很容易的可从阴道口收集到满意的标本,省去阴道窥器检查。PCR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提高滴虫的检出率,应推荐为检测滴虫的常规方法。

诊断与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CDC推荐治疗方案

CDC推荐的治疗方案如下,该方案的治愈率大约为85%~95%。

推荐疗法:

甲硝唑2g单次口服或替硝唑2g单次口服

替代疗法

甲硝唑400mg,口服,一日2次,连服7日

甲硝唑的副作用包括:服药后偶见胃肠道反应,如口中金属味或口苦、恶心、呕吐。此外,偶见头痛、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一旦发现应停药。治疗期间及停药24小时内禁饮酒,因其与乙醇结合可出现皮肤潮红、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甲硝唑能通过乳汁排泄,若在哺乳期用药,用药期间及用药后24小时内不宜哺乳。

甲硝唑治疗失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感染部位的吸收和分布的药代动力学问题;

(2)阴道细菌对药物的灭活作用;

(3)其他药物作用的干扰作用;

(4)对药物(甲硝唑或替硝唑)的耐药性;

(5)患者依从性不佳或胃肠道不耐受或者再次感染。

2.局部用药

先用1%乳酸或0. 5%醋酸冲洗阴道,清除阴道内分泌物,改善阴道内环境,然后阴道内放置甲硝唑凝胶或泡腾片200mg,每晚1次,连用7日。因其在尿道及阴道周围的腺体中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其治愈率大约为50%左右,因此不推荐单独局部用药治疗。与口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滴虫阴道炎的治愈率。

3.复发性或顽固性滴虫阴道炎

对于复发性滴虫阴道炎,可口服甲硝唑400mg,一日2次,连服7日或2g顿服重复治疗。若上述疗法仍失败,应考虑替硝唑或甲硝唑一次口服2g,连服3~5日。

如果上述治疗仍无效,应由更专业的专家进行会诊后再行进一步治疗,会诊内容应包括阴道毛滴虫对甲硝唑和替硝唑的敏感度的测定。会诊及阴道毛滴虫敏感度的测定方法可从CDC获得。

4.妊娠并发滴虫阴道炎

(1)有症状者:

CDC推荐单次口服2g甲硝唑治疗,甲硝唑属于孕期B类用药,经过20多年的临床应用,证实甲硝唑是安全的。替硝唑为孕期C类药物(动物实验已明确发现不良事件,但仍未有充分的孕妇对照试验),其孕期使用安全性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评估。

哺乳期妇女服用甲硝唑期间及用甲硝唑后12~24小时内应停止哺乳,因为服药后12~24小时后通过乳汁排泄的甲硝唑浓度会减少。服用替硝唑期间及停药3日内应停止哺乳。

(2)无症状者:

Carey等报道对无症状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给予甲硝唑或克林霉素治疗后,早产率增加。因此建议对无症状的带虫者不必筛查及治疗,因为治疗不仅不能降低妊娠不良结局,而且增加了早产的危险。

5.合并HIV感染者

同时感染HIV的毛滴虫患者应当接受与HIV阴性的毛滴虫患者相同的治疗。HIV感染的女性毛滴虫病的发病率、存活率、复发率与患者的免疫状态没有明确的相互关系。

6.性伴侣的治疗

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治疗,并且避免性生活至治愈为止。研究表明性伴侣同时接受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播。

7.特殊情况

过敏者:甲硝唑和替硝唑同属硝基咪唑类药物,对硝基咪唑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患者可在专家指导下接受甲硝唑脱敏治疗。曾有两例报道,采用静脉内逐渐增加甲硝唑用药的方法脱敏,开始给药5mg,每隔15~20分钟增量一次,逐渐增至125mg,随后给予口服甲硝唑2g。注意:这种脱敏方法必须在获得了有过敏史记载或做了阴道内使用甲硝唑凝胶可产生阳性风团后才能实施。脱敏实验应在格外小心的情况下在监护室内进行,实验前应建立两条大的静脉通路和配有心肺复苏人员。两例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而痊愈。

局部可以尝试应用除硝基咪唑类以外的药物,但治愈率很低(<50%)。

随访与预防

对治疗后无症状者或一开始无症状者不需要随访。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固定性伴侣,性交中使用避孕套;②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管理及监护,禁止患者进入游泳池;提倡淋浴,公厕改为蹲式;医疗器械及物品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③患者内裤及洗涤用的毛巾,应煮沸5~10分钟以消灭病原体。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中册,第3版,978-7-117-18155-6
中华妇产科学.中册
基层医生门诊手册,第1版,978-7-117-21910-5
下一篇:阿米巴性阴道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