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因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症多合并外阴炎,现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据统计,约75%妇女一生中曾患过此病,其中40%~50%的妇女经历第2次,有一小部分女性(6%~9%)遭受反复发作。
假丝酵母菌有许多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白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白假丝酵母菌呈卵圆形,由芽生孢子及细胞发芽伸长形成假菌丝,假菌丝与孢子相连形成分支或链状。白假丝酵母菌由酵母相转为菌丝相,从而具有致病性。假丝酵母菌通常是一种腐败物寄生菌,可生活在正常人体的皮肤、黏膜、消化道或其他脏器中,经常在阴道中存在而无症状。白带增多的非孕妇女中,约有30%在阴道内有此菌寄生,当阴道糖原增加、酸度升高时,或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便可成为致病的原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假丝酵母菌感染率大为增加。因为上述两种药物可导致机体内菌群失调,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抗感染的能力下降。此外,维生素缺乏(复合维生素B)、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消耗性疾病均可成为假丝酵母菌繁殖的有利条件。妊娠期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增加,阴道酸性增强,加之孕妇的肾糖阈降低,常有营养性糖尿,小便中糖含量升高而促进假丝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虽然10%~20%的健康妇女阴道中就携带有假丝酵母菌,并且生活中有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诱发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所以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但很多时候也能够从外界感染而来。
VVC分为单纯性VVC和复杂性VVC。单纯性VVC是指发生于正常非孕宿主、散发的、由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轻度VVC。复杂性VVC包括复发性VVC(RVVC)、重度VVC和妊娠VVC、非白假丝酵母菌所致的VVC或宿主为未控制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者。RVVC是指妇女患VVC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且经真菌学证实的VVC发作一年内有症状4次或以上。复发原因不明,可能与宿主具有不良因素如妊娠、糖尿病、大剂量抗生素应用、免疫抑制剂应用,治疗不彻底,性伴侣未治疗或直肠假丝酵母菌感染等有关。VVC的临床表现按VVC评分标准划分为轻、中、重度。评分≥7分为重度VVC,<7分为轻、中度VVC。
1.去除诱因
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如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合并糖尿病者则同时积极予以治疗。停用紧身化纤内裤,使用棉质内裤,确诊病人的毛巾、内裤等衣物要隔离洗涤,使用开水热烫,以避免传播。真菌培养阳性但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改变阴道酸碱度
真菌在pH 5.5~6.5环境下最适宜生长繁殖,因此可以改变阴道酸碱度形成不适宜其生长的环境。使用碱性溶液擦洗阴道或坐浴,不推荐阴道内冲洗。
3.药物治疗
(1)咪唑类药物
1)克霉唑:
又称三苯甲咪唑,抗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最敏感。普遍采用500mg克霉唑的乳酸配方单剂量阴道给药,使用方便、疗效好,且孕妇也可使用。单纯性VVC病人首选阴道用药,推荐使用单剂量500mg给药。另有克霉唑阴道栓100mg/d,7天为一疗程;200mg/d,3天为一疗程。
2)咪康唑:
又称双氯苯咪唑。阴道栓剂200mg/d,7天为一疗程或400mg/d,3天一疗程治疗单纯性VVC。尚有1.2g阴道栓剂单次给药疗效与上述方案相近。亦有霜剂可用于外阴、尿道口、男性生殖器涂抹,以减轻瘙痒症状及小便疼痛。
3)布康唑:
阴道栓5g/d,3天为一疗程。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对非白假丝酵母菌如光滑假丝酵母菌等,其抑菌作用比其他咪唑类强。
4)益康唑:
抗菌谱广,对深部、浅部真菌均有效。50mg阴道栓每日连续15天或150mg/d 3天为一疗程。其治疗时病人阴道烧灼感较明显。
5)酮康唑:
口服的广谱抗真菌药,200mg每日一次口服,5天为一疗程。疗效与克霉唑等阴道给药相近。
6)噻康唑:
2%阴道软膏单次给药,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
(2)三唑类药物
1)伊曲康唑:
抗真菌谱广,餐后口服生物利用度最高,吸收快,口服后3~4小时候血药浓度达峰值。单纯性VVC病人可200mg每日2次治疗1天或200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3天,药物治疗浓度可持续3天。对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人,主张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
2)氟康唑:
是唯一获得FDA许可的治疗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口服药物。药物口服胶囊生物利用度高,在阴道组织、阴道分泌物中浓度可维持3天。对于单纯性VVC,氟康唑150mg单剂量口服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无明显肝毒性,但需注意肾功能。
3)特康唑:
只限于局部应用治疗,0.4%霜剂,5g/d阴道内给药7天;0.8%霜剂,5g/d阴道内给药3天;栓剂80mg/d阴道内给药3天。
(3)多烯类:
制霉菌素10万U/枚,每日阴道用药1枚,连续14天治疗单纯性VVC。药物疗程长、使用频繁,病人往往顺应性差。
4.单纯性及重度VVC
(1)单纯性VVC:
首选阴道用药,短期局部用药(单次用药和1~3天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治疗单纯性VVC。局部用药唑类药物比制霉菌素更有效,完成唑类药物治疗方案的病人中,80%~90%的病人症状缓解且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结果阴性。不推荐性伴侣接受治疗。
(2)重度VVC:
首选口服药物,症状严重者,局部应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软膏或唑类霜剂。口服用药:伊曲康唑:200mg,2次/天,共2天;氟康唑胶囊:150mg,顿服,3天后重复1次;阴道用药,在治疗单纯性VVC方案基础上,延长疗程(局部使用唑类药物7~14天)。
1.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RVVC)治疗
治疗前需尽量消除所有的诱因或易发因素,病人性伴侣也应作生殖器真菌培养和作适当抗真菌治疗。RVVC病人尽量作抗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明确诊断并鉴别不常见菌属,尤其光滑假丝酵母菌。根据分泌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药物。
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治疗原则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强化治疗可在口服或局部用药方案中任选一种,具体方案如下:
(1)口服用药:
伊曲康唑:200mg,2次/天,共2~3天;氟康唑胶囊:150mg,顿服,3天后重复1次。
(2)阴道用药:
咪康唑栓400mg,每晚一次,共6天;咪康唑栓200mg,每晚一次,共7~14天;克霉唑栓500mg,3天后重复1次;克霉唑栓100mg,每晚一次,共7~14天。
(3)巩固治疗:
在强化治疗达到真菌学治愈后,给予巩固治疗半年。目前国内、外没有成熟的方案,可选择:
1)口服用药:氟康唑胶囊
150mg/周,共6个月(首选治疗方案);伊曲康唑100mg,每日2次,共一周,每月一次,共6个月;酮康唑100mg/d,共6个月。
2)阴道用药:咪康唑栓
400mg,每日一次,每月3~6天,共6个月;克霉唑栓500mg,每月一次,共6个月。
(4)唑类耐药的念珠菌属用药:
1)硼酸阴道栓剂/胶囊:每日600mg,每日1次,连用14天。
2)制霉菌素栓剂:10万单位,每晚1次,塞入阴道,连用14天。
3)两性霉素B阴道膏或栓剂(5%~10%),每晚1次,塞入阴道,连用14天。
4)氟胞嘧啶霜(17%),阴道,每晚1次,连用14天。
5)联合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抗真菌巩固治疗可有效降低RVVC发生,但仍有30%~50%女性病人终止治疗后又复发。
2.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
妊娠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易发因素,妊娠时其雌激素升高,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增加,阴道微环境改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故妊娠期易发生VVC,且临床表现重,治疗效果差,易复发。
目前临床治疗孕妇VVC的药物有克霉唑和制霉菌素霜或栓(B类药物)、咪康唑栓和伊曲康唑及氟康唑(C类药物)。早孕期以阴道用药为宜,应忌用口服抗真菌药物,禁用口服唑类药物,首选克霉唑500mg,单次阴道用药,治愈率在80%左右,也可每周用药一次,连续2~3次,延长治疗时间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治愈率。妊娠4个月后可使用咪康唑栓,但仍需医师指导下进行。性伴侣无需治疗。
对初次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者应彻底治疗;检查有无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及时发现并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如穿宽松、透气内裤,保持局部干燥及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可试使用含乳杆菌活菌的阴道栓调节阴道内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