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血管外皮瘤
血管外皮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hemangiopericytoma

概述

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cytoma)是由毛细血管网状纤维鞘外的血管外皮细胞增生形成的肿瘤,也较少见。发生年龄与血管内皮瘤相反,多见于成年人,发生在30~50岁之间。可原发于眶内任何部位,眶上部多见,也可由邻近部位蔓延或转移而来。

血管外皮瘤也有良恶之分。良性血管外皮瘤与其他原发于眶内的良性肿瘤相似,是一种缓慢增长的占位病变。主要表现为渐进性眼球突出,偶伴有眼睑肿胀,发生于眶前部者可于眶内上缘扪及肿物,视力减退及眼球运动障碍发生较晚。X射线检查正常或显示眶腔扩大。B型超声检查显示为边界清楚,内回声较多、较强的占位病变,类似海绵状血管瘤(图1)。CDI可见肿物内有较多的红蓝血流,以此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CT显示为高密度块影,与其他良性肿瘤类似,缺乏特异性,术前较难做出正确判断(图2)。MRI显示为类圆形,T1WI显示为低或中信号,T2WI为高信号。

图1 血管外皮瘤B型超声图

内回声较多分布不均

图2 血管外皮瘤CT

显示左球后占位病变,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均质

病理巨检呈粉色、红色或红蓝色,常有一较薄不完全包膜或假包膜。瘤实质中有不等量的毛细血管样间隙,管道的数量与外皮细胞增生量成反比,即增殖的瘤细胞越多,血管间隙越少。血管间隙的含量与超声图的内回声相对应。瘤细胞呈椭圆形、短梭形或多边形,位于毛细血管网状纤维鞘外。细胞边界不清,胞质稍嗜酸性,胞核圆或长椭圆形,核仁无间变。银染色可证实瘤细胞均在网状纤维鞘之外,常以此与血管内皮瘤相鉴别。

肿瘤缺乏完整的包膜,呈浸润性增长,如局部切除不完全常有复发。目前公认的有效疗法是扩大的局部切除,整块的或分次切除均可,贵在切除完全,但肿瘤切除术中出血较多。放射治疗不敏感。

血管外皮瘤良、恶性约占一半。恶性血管外皮瘤发展迅速,眼球运动障碍和视力减退往往先于眼球突出,眼睑水肿明显。CT显示为边界不清楚的肿物,可有骨破坏。肿瘤具浸润性,可有出血,呈红色或褐色,质地脆软。瘤细胞形态与良性者基本相同,但核仁较大,核分裂象较多,网状纤维较少。放射治疗可缓解眼球突出,但不能防止复发和转移。眶内容切除是合乎逻辑的疗法。但多因肿瘤局部蔓延或转移导致死亡。

作者
宋国祥;肖利华;魏锐利
来源
中华眼科学(第3版/上、中、下册),第3版,978-7-117-18948-4
上一篇:血管内皮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