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黏液囊肿(mucocele)是常见的眶内占位病变之一,多原发于鼻窦,侵入眶内;原发于眶内者甚为罕见。各鼻窦均可发生,其中以额窦最为多见,其次为筛窦,发生于上颌窦、蝶窦以及腭骨气泡者少见。额窦与筛窦相邻,其间仅有一菲薄骨板,发生于任何一窦均易侵入另一窦,出现症状和体征时,多已发展为额-筛窦黏液囊肿。黏液囊肿属于慢性炎性病变,常合并细菌感染,形成急性化脓性炎症,名黏液脓肿(pyocele)。先天性黏液囊肿可发生在泪囊区,与鼻窦病变无关。
黏液囊肿临床比较多见,在Shields 645例眼眶活检中,黏液囊肿16例,占囊性病变的8%,占全部活检病例的2%。另一组眼眶肿瘤1376例,黏液囊肿114例,占囊性病变的68%,占全部病例的8%。在笔者2449例眼眶肿瘤中,黏液囊肿121例,占眼眶囊肿的30%,占全部病例的5%。
炎症、手术或外伤使鼻窦开口或鼻窦黏液腺体开口堵塞,黏液聚积形成囊肿。黏液不断产生,囊肿逐渐增大,先压迫窦内间隔,窦腔扩大、吸收。窦-眶间的骨板压迫向眶内隆出,眶腔容积减小,而后骨板被吸收,囊肿向眶内扩展。因解除了骨壁阻力,发展较快。
鼻窦黏膜本为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于囊内压力,使细胞失去纤毛,变为骰状,其外绕以结缔组织,内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囊内含有黏液,黏液的颜色和黏稠度因存留时间和有无感染而不同。病程愈长,浓度愈高,从浆液性、黏液性、奶酪状至树胶状。颜色可为白色、灰色、黄色、绿色、棕色、褐色至黑色。继发感染后,液体内充满脓细胞。
由耳鼻喉科医师处理,一般采用经鼻内镜筛窦开窗术或眶缘切开额窦刮除,额窦-鼻管开放。囊肿较大,突入眼眶明显者,眼科医师可经结膜入路,进行额窦或筛窦刮除,鼻腔引流,术后不遗留可见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