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ysticercosis
作者
何彦津
概述
猪囊虫病(cysticercosis)多发生于脑、肌肉和皮下组织,偶发生于眼眶,约占全身囊肿病的5%。我国东北、华北、河南、青海等地多见。侵犯眼部时,眼内多于眼眶,眼内见于玻璃体内,眼眶见于眼外肌内。
囊虫病是寄生虫幼虫所致病变,其成虫为绦虫,寄生于人、猪和其他动物肠道。在生长过程中,体节末端的妊娠节片脱落,内含大量虫卵,随粪便排出。眼部囊虫病的感染途径是,人食用了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体内已有绦虫寄生,因患者呕吐,肠道逆行蠕动,使绦虫妊娠节片回流至胃,虫卵被消化变为尾蚴,尾蚴经十二指肠,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部位,成为猪囊虫病。多年后幼虫死亡、钙化。
病理学
囊腔内含有黏液或脓液。虫体为灰白泡状,镜下为囊尾蚴头节。囊壁为致密的纤维组织,伴有较多的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及白细胞浸润。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眼眶囊虫病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囊内液,注入纯乙醇或10%甲醛溶液,停留3~5分钟,以生理盐水灌注,最后注入地塞米松或泼尼松龙,以减轻囊液引起的过敏反应。但多数医师主张手术切除。沿肿大地眼外肌纤维切开囊壁,取出虫体,切除部分囊壁。冲洗囊内。术后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术后反应。
来源
中华眼科学:全3册(上),第1版,978-7-117-18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