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泪腺多形性腺瘤
泪腺多形性腺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lacrimol gland

中文别名 :泪腺混合瘤

概述

泪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lacrimol gland)又称为泪腺混合瘤,是一种泪腺的上皮性肿瘤。其起源于有多向性分化潜能的上皮细胞,其间质成分为上皮化生的产物。本病是泪腺肿瘤中最多见的上皮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泪腺上皮性肿瘤的49%~58%,泪腺窝肿瘤的25%,眼眶占位性病变的3%~5%。

病理学

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包膜,表面可有结节状突起,切面淡粉或黄白色,偶见软骨或黏液区。镜下见瘤组织主要由上皮细胞或间质分组成。瘤细胞形态和排列多样化:①腺管状排列,有两层细胞,内层为腺上皮,呈扁平、立方或柱形;外层为肌上皮细胞,呈多边形或梭形;②实性块状或条索状排列,瘤细胞巢有水液或软骨样区,部分上皮巢可见鳞化。

肿瘤的包膜为假包膜,厚度在数微米至数百微米间,肿瘤表面的芽状突起处可无包膜,或肿瘤侵及包膜,或穿出包膜生长。国内外研究均显示,90%以上的多形性腺瘤均有包膜浸润现象,仅当瘤组织由内向外连续穿破包膜并在包膜外增殖时才有意义,因此穿刺活检应视为禁忌。

若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但尚未恶变,则诊断为不典型多形性腺瘤。不典型性、肿瘤细胞丰富及肌上皮成分的增多,可能提示肿瘤具有恶变的趋势,为明确这些病理征象的意义,Weis E等建议将上述征象写入病理结果的记述中。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影像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判断肿瘤性质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超声检查

B超检查显示为眶外上方圆形或类圆形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光滑,内回声多或中等而分布均匀,声衰减中等,无可压缩性。这些声学表现符合多形性腺瘤的组织学特征。标准化A超显示入、出肿瘤波峰较高,肿瘤内为中高反射,中等衰减(图2)。

图2 泪腺多形性腺瘤B型超声

注:肿瘤表现中等回声(箭头)。

2.CT扫描

CT扫描在泪腺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CT显示肿瘤位于眶外上方泪腺区,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结节状,边界清晰,光滑,呈软组织密度,均质。当瘤内有大的囊变液化区时,可显示局部呈低密度区,瘤内如有骨化或钙化,可见局部高密度影。泪腺窝骨壁因受肿瘤压迫,呈现骨凹样改变,并有泪腺窝扩大(图3)。病变较大时,CT冠状位可显示眶顶骨吸收或骨缺损。复发性多形性腺瘤除在泪腺窝可见到病变外,还常在眶周、皮下形成数个边界清晰的圆形或团块影,泪腺窝骨质常呈虫蚀样破坏,因受肿瘤刺激,周边骨质可增生肥厚(图4)。形状和位置对于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因肿瘤多起源于眶部泪腺,呈膨胀性生长,故多呈圆形或椭圆形,除非肿瘤巨大,一般不超出眶缘,泪腺窝可明显扩大。而泪腺淋巴增生性病变多呈杏仁状,向前生长可超出眶缘,并沿泪腺窝向后蔓延,而无泪腺窝的扩大。

图3 泪腺多形性腺瘤CT

注:右侧泪腺区类圆形高密度影,边清,均质(箭头)。

图4 复发性多形性腺瘤CT

注:肿瘤扁平状,邻近眶壁破坏及增生(箭头)。

3.MRI

对多形性腺瘤的诊断无特异性,与其他良性肿瘤相似,T1WI显示为中信号,T2WI显示为中或高信号(图5),强化明显,可均匀一致强化或不均匀强化。肿瘤内出现大片液化区时,T1WI呈局灶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不能增强。复发性肿瘤为多个瘤体播散在眶软组织间,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强化MRI显示尤为清晰。

图5 良性多形性腺瘤MRI

注:右侧泪腺区类圆形异常信号(箭头)。A.T1WI中信号,内有低信号斑点;B.T2WI中信号,内有高信号斑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和预后

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注意完整切除肿瘤,保持包膜完整,避免过度挤压,可有效地避免复发和恶变。肿瘤周围的正常泪腺也应一并切除,这可减少因肿瘤穿破假包膜形成种植的危险。肿瘤的假包膜虽薄,但确实是阻止肿瘤细胞蔓延至正常泪腺或眶软组织的有效屏障。由于肿瘤的假包膜常与周围骨膜融合在一起,故术中应将骨膜一并切除,可减少复发。

由于各种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和诊治经验的积累,术前切开活检已基本废止,活检将导致肿瘤播散种植和复发。如果确有必要使用术前切开活检,术中应仔细清理活检区域周围的正常组织及骨膜。

多形性腺瘤的切除切忌将假包膜撕破或夹碎肿瘤,否则肿瘤细胞散落在软组织内,易造成肿瘤复发或恶变。一旦假包膜破裂,应将散落的肿瘤清除干净或反复冲洗。肿瘤质脆,术中勿用组织钳夹取,可夹持肿瘤边缘的骨膜,或用较大圆针和粗丝线缝扎肿瘤,在向外提拉肿瘤的同时,直视下分离肿瘤与眶内软组织的粘连,尤其是肿瘤后极部的粘连,充分游离后方可完整地摘除肿瘤。

直径<1.5cm、位置表浅的瘤体,可采用眉弓外上方皮肤切口,经前路开眶手术摘除肿瘤。较大的肿瘤或骨质破坏明显的肿瘤应采取改良外侧开眶术,截取包括额骨颧突在内的眶外上方骨瓣,可充分显露泪腺窝的肿瘤。忌从上穹隆结膜囊入路,此途径对肿瘤暴露不充分,且易损伤提上睑肌。

复发的肿瘤常呈不规则或多结节状病浸润性生长,局部切除很难彻底。原则上应根据复发的范围和部位行部分眶内容或全眶内容切除术。有的肿瘤复发后,就诊较早,范围小,可行扩大的局部切除,即将肿瘤周围的软组织甚至肌肉一并切除。因泪腺与眼球关系邻近,一旦复发,则切除的范围应包括眼球在内。较大范围的复发性肿瘤原则上应行眶内容切除术,除非患者拒绝。复发性多形性腺瘤可以侵犯骨质,造成严重的骨破坏或骨增生,具备恶性上皮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此时切除的范围应包括泪腺窝的骨壁。术后补充放射治疗40~60Gy可减少再次复发,但疗效还需长期随访观察。

睑部泪腺多形性腺瘤非常少见,文献报告者也较少。临床多表现为上睑外上方局限性圆形硬性肿块,无压痛。经皮肤切口局部切除,效果良好,但临床表现易和睑板腺囊肿及泪腺导管上皮性囊肿混淆。

预后一般良好。完整切除肿瘤有助于减少肿瘤复发或恶变。有报告在初次手术后20~40年后复发者。Rose等报告术前活检复发率32%,术前未作活检者复发率为3%。唐润东等报告初次手术复发率为3.5%。因此,只要术前对泪腺多形性腺瘤细致准确诊断,避免活检,初次手术完整摘除肿瘤就可以避免复发。

作者
杨华胜;叶慧菁
来源
中华眼科学:全3册(上),第1版,978-7-117-18948-4
下一篇:泪腺多形性腺癌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