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chronic dacryoadenitis
慢性泪腺炎(chronic dacryoadenitis)较急性泪腺炎多见,可由急性泪腺炎迁延而来,病情进展缓慢,多为双侧性,也有单侧性。其病因多种,除结膜的慢性炎症例如沙眼可引起继发性泪腺炎,更多的是由全身性疾病所致,需要对局部肿物切除活检及全身检查治疗确定诊断性质。
1.沙眼性泪腺炎(trachomatous dacryoadenitis) :一方面沙眼使结膜组织瘢痕化,阻塞泪腺排出管而致泪腺组织萎缩,结缔组织中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上皮细胞空泡和脂肪样变,泪液分泌减少,引起眼干燥症。另一方面由真性沙眼性泪腺炎所致,感染从排出管或淋巴管上行,急性期在小管周围淋巴管浆细胞聚积成滤泡,后期纤维化引起上皮萎缩,由于尚未从病变泪腺中分离出沙眼衣原体,以上沙眼病变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2.结核性(慢性)泪腺炎(tuberculous dacryoadenitis): 十分常见,多由血行播散而来。Abadie(1881年)首先报告,随后报告较多。国内陈文润(1958年)曾报告1例25岁男性,右侧结核性泪腺炎,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本病有两种类型:①急性粟粒型,全身粟粒性播散,常侵犯双侧泪腺;②局限性孤立型结核瘤型,临床上十分重要,常并发于肺结核、淋巴结核或骨结核,由血行播散,多为青年患病,有以下两种表现。
(1)硬化型:为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炎症,分叶状硬结节、可活动、不疼痛。有时显示上睑下垂或眼球突出,眼球向上运动障碍,耳前淋巴结可受累,可单侧或双侧。有的形成囊肿或钙化。间有自然痊愈,但多数需手术摘除,完整切除者术后不再复发。
(2)干酪化型:慢性进行性,眼睑红肿,冷脓肿形成则有波动感,穿破后在上睑形成瘘管,侵及周围皮肤,甚至全身播散而致命。
3.泪腺肉样瘤病。
4.Sjögren综合征。
5.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6.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泪腺炎症,例如梅毒、麻风、放线菌等引起已较少见。
1.实验室诊断
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补体成分、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等。
2.影像诊断
眶部CT。
首先对因治疗。对结核和沙眼性泪腺炎,先用药物治疗原发病。可作泪腺组织活检,病变局限者,作泪腺切除。对泪腺肉样瘤病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可全身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一般效果良好。为避免复发,可作放射治疗。对Sjögren综合征患者应用药物抗炎和免疫治疗的同时使用人工泪液等。
合理营养,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及时治疗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