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ersistent pupillary membrane
中文别名 :永存瞳孔膜
英文别名
congenital persistent pupillary membrane
概述
永存性瞳孔残膜(persistent pupillary membrane)是由于胚胎发育晚期(约胚胎8月时),瞳孔部的第一和第二中央动脉弓和其伴随的中胚叶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萎缩不全所致,少数病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大多数瞳孔残膜发生于虹膜表面的中胚层,起自虹膜小环。
病因学
是胚胎时期晶状体表面血管膜萎缩吸收不全的残迹。
病理学
瞳孔残膜主要由含有大量黑色素细胞和血管的中胚叶组织组成(图1-3)。此膜可与晶状体前囊或角膜后表面相连,引发局限性晶状体混浊或角膜混浊。有些眼外伤或眼内炎症后亦可引起瞳孔区纤维膜,可见于虹膜任何部位,应予以鉴别。

图1 瞳孔区被条索状及膜样色素组织遮盖

图2 膜样组织主要由大量树突状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素细胞和少量血管组成HE×200

图3 切片脱色素后显示黑色素细胞呈良性细胞形态HE×400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大部分病例不需要治疗,大片残膜遮盖晶状体表面而影响视力者,可行手术或激光治疗。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赵家良;张顺华;严密
来源
眼科病理学,第1版,978-7-117-19868-4
眼科护士手册,第1版,978-7-117-11632-9
现代眼科手册(第3版),第3版,978-7-117-18624-7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眼科诊疗常规(第2版),第2版,978-7-117-15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