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视交叉以上视路病变所致的视野缺损
视交叉以上视路病变所致的视野缺损
概述

视交叉以上的视路中,一侧的病变均将产生两眼对侧半视野的缺损,称为同名偏盲,也称同侧偏盲或同向性偏盲。因此双眼的同名偏盲,意味着视交叉以上视路的病变,可能是肿瘤、血管瘤、血管病变、炎症或外伤等引起。

由于从视束起端往后经过外膝状体、视放射、到视皮层,视纤维在各段有其特殊的排列,故各部段的病变所发生的两眼的同名偏盲,有它特殊的形态。有的同名偏盲占上下两个象限,有的仅占一个象限,有的会出现数处同名偏盲。

类型

(一)同名偏盲

1.完全的双眼同名偏盲(图1)用不同大小的视标进行检查,两眼同一侧视野完全缺损,这是视交叉以上视路病变均可以发生的视野改变,很难具有定位意义。

图1 视交叉以上视路的病变,均可导致完全的双眼同名偏盲

由于瞳孔纤维随视纤维行径直到视束的后1/3为止,然后瞳孔纤维离开视束走向中脑,因此如果同名偏盲视野中不累及瞳孔反应,可以考虑病变在视束以上。

病变愈在视放射后段及愈近视皮质,双眼同名偏盲愈完全。视放射区的最后段,接近枕叶皮质部,其同名偏盲缺损中近黄斑约2°~6°的范围视力常常依然存在,这种情况称为黄斑回避。愈近视皮质的病变中,这种回避的现象愈常见到(图2)。关于黄斑回避发生机制,目前仍有不同看法,尚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图2 枕叶病变所致的同名偏盲,常有“黄斑回避”区

枕叶病变即使为完全同名偏盲,但中心视力常属正常,如果视力下降,或两眼视力不相等,应该注意有无其他原因。

2.双眼可重的不完全同名偏盲 两眼视网膜来的纤维到外侧膝状体中,经过组合排列,使一眼某处的纤维和另眼与该处相应部位的纤维配对排列,因此病变发生时两眼出现形状大小相同的视野缺损,但在视路前后不同位置缺损有些差异。

在颞叶的前端位于侧脑室前角处的病变将发生双眼对侧极小的视野缺损,小缺损位于上象限,呈楔形,其内界为正中垂直线。

如果病变在颞叶侵犯较广泛,双眼对侧的视野有可重的较宽的缺损。

3.极小、可重的同名偏盲 在视放射中,两眼相应部位所来的纤维配对而行,又因视放射中纤维已散开,一个较小的病变侵及视纤维时,可以在双眼同侧视野中出现极小的、可重的缺损,一般多为血管性病变。起病时视野缺损较大,久之可能出血水肿及血管反应性痉挛等所造成的影响渐渐好转,留下血管病变确切发生供血阻断处视纤维的损伤。由于纤维较分散,故受损的视纤维范围有限,而发生“极小、可重、同名偏盲”,这种可重的小偏盲只有在视放射段病变方可以发生(图3)。

图3 视放射中,视纤维散开,小的局限病变可发生极小的同名偏盲型小暗点

4.视野的水平线部位,相应于在距状裂的底部,其同名偏盲从注视点横置达到60°一狭条状视野缺损,极为少见。

(二)象限性同名偏盲

象限性偏盲是视野缺损侵及一个象限范围,以正中水平子午线及正中垂直子午线为界。由于在视路中,涉及范围可能超越一个象限,故视野中常常是在一侧偏盲的缺损中有一象限更加严重,也就是用大的或强的刺激可以找到一象限性偏盲。

1.顶叶病变常为双眼下方象限性偏盲

顶叶的肿瘤或血管性病变,可以不占完全的象限,但是缺损总是可重的,定位时应注意有无顶叶相关的神经系病征同时存在(图4),如手指辨识障碍、左右分辨障碍、计数障碍、书写障碍等。如果上述4个症状不完全,则不能定位,或是有更多的神经症状,可能病变范围更广泛。

图4 顶叶病变可致同名偏盲,而以下象限偏盲更重(对大试标也看不见)

检查视野时应注意患者的意识及状态。如果患者很清醒明白,能理解如何检查,注视也很好,表明病变在“非主”(non-dominate)顶叶。如果患者不能执行上述情况,可能不是其不合作,而可能是顶叶病变之故。可疑的病例可以采用一简易方法来验证,即嘱患者闭眼,等待要他睁眼时才睁眼,患者一般均遵照医嘱闭眼,但是有顶叶病变的患者,不一会儿就睁眼,这是由于坚持有意识的主动运动受障之故。

这类患者应当改用对照法检查视野,越复杂越详细的视野检查方法,越难得出结果。

2.枕叶象限性偏盲

枕叶病变常产生双眼病灶对侧的同名偏盲,有些也可呈象限性偏盲,系距状裂下唇(或上唇)的病变之故。在外伤中,当一侧距状裂上唇受伤时产生双眼对侧的同侧下象限偏盲;如果两侧距状裂上唇均受伤时,则产生双眼下半视野缺损呈水平偏盲。如果伤及距状裂下唇,应该产生双眼上半视野缺损,但此处负伤者常因伤及横静脉窦出血而死亡,临床上无法查得其视野。

枕叶病变可伴有闪光幻视,而不伴有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

3.颞叶病变常致双眼上方象限性视野改变

从外膝状体发放出来的视纤维,其下部分的纤维在颞叶中往前绕过侧脑室的前角,呈圈状(Meyer’s loop)。由于有侧脑室腔将上部纤维与下部纤维分隔开,因此病变通常仅侵及下部分纤维,呈现双眼上象限性视野缺损(图5),例如颞叶肿瘤或中耳炎所致的脑脓肿常导致双眼上象限(病灶对侧)视野缺损。

图5 颞叶病变常可为双眼上方象限性偏盲

颞叶病变出现的象限性(完全或不完全)的视野缺损一般均为“可重的”,但是也有少数是“不太可重的”,推测可能是颞叶的占位性病变,向内侧挤压,侵及视束而致视野缺损不完全可重。颞叶的病变如果在主侧半球(dominate side)并侵及内囊后部,除同名偏盲之外还可有绘图不能,失读症、偏瘫,核上面神经麻痹、失语等,如果在非主侧则有偏盲、偏瘫及不识左右。颞叶的病变可出现成形的幻视、嗅觉幻觉、及钩回发作等等。

(三) 双眼数处同名偏盲

双眼两侧同名偏盲十分罕见。同名偏盲可先发生于两眼某一侧视野,以后再发生在两眼另一侧视野;也有两眼双侧视野同时发生偏盲者。两眼双侧同名偏盲者多为枕叶阻塞性血管病变所致。病变在基底动脉系统时,可合并发生脑干症状。有研究者在尸检中发现很多椎动脉或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情况,距状裂支动脉血管是两侧枕叶血栓最常见之处。

双眼两侧同名偏盲是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灶同时分别累及两侧脑内段视路,正确分析其视野图形,能够协助临床定位病变部位。

1.双眼上方或下方两个象限偏盲

这种情况将形成双眼上半或下半水平偏盲,视野呈现水平线以上或以下的缺损,成水平样偏盲(图6)。这种视野缺损必定是在鼻半及颞半的视纤维同时受损,病变位于双侧大脑之中,应当考虑多发病灶,如多发性血栓、突然严重缺氧(如心跳停止)等。双眼同时发生右上及左下象限性偏盲使视野呈棋盘格式(图7),则病灶在左右视道各一个。

2.双眼两侧同名偏盲

以两个病例显示这种视野缺损的存在。

图6 双眼同时发生左上象限及右上象限视野缺损,呈现为上水平盲,病灶在右视路各一个

图7 双枕叶各有一病变,发生双眼左右两侧同名偏盲,留下中心黄斑回避区

(1) 病例一

某患者的双眼鼻半和颞半视野均有缺损,两侧的“黄斑回避”,使视野中央3°~5°不缺损。该患者行动如若盲人。检查时视力表一行也看不见,大物件也不能辨认,但是偶尔却能看到很小的字,常被认为“歇斯底里”。检查视野时,应当以患者的手指为目标。

(2) 病例二

患者男,23岁,反复性头痛,呕吐伴视物不清4个月余。双眼视力1.5;双眼外展受限;双眼视乳头水肿。脑积液压力180mmH2O;猪囊虫补体试验(+);脑CT显示脑皮质下散在多发小结节样密度增高影。视野检查:2/1000白色视标,不规则环形视野缺损(图8A);用大视标将视野图形剖析得出:双左侧可重的偏盲型视野缺损(图8B),双右侧近可重的视野缺损,以中线为界,双眼左右侧的缺损融合形成一个双眼两侧可重的同名偏盲型暗点。结合临床,诊断为脑囊虫病累及双侧视路。

图8 一例脑囊虫病患者双眼两侧同名偏盲的视野

作者
劳远琇;赵家良;张顺华;睢瑞芳
来源
中华眼科学(第3版/上、中、下册),第3版,978-7-117-18948-4
下一篇:青光眼所致的视野缺损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