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中央动脉为终末动脉,供应视网膜内层。它的阻塞引起视网膜组织急性缺血,视力突然高度下降,是导致盲目的急症之一。
主要致病因素为各种栓子、血管壁的改变、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血管受压等。
1.血管栓子
各种栓子可使动脉阻塞,最容易发生阻塞的部位在筛板和动脉分叉处。栓子种类很多,如胆固醇栓子、血小板纤维蛋白栓子、钙化栓子、肿瘤栓子、脂肪栓子、脓毒栓子、药物栓子等。
2.血管壁的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或炎症,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增生、内壁变粗糙、管腔变窄,易于形成血栓。
3.其他原因
如血液黏度增高、血流变慢、血管痉挛、眼压或眶压增高、眶内肿物致血管受压等均可引起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率为1/10 000~1/5000。多发生在老人,特别是伴有心血管病的老人。多为单眼发病,左右眼均可发生,双眼发病者少见。男性比女性发病率稍高。
本病应按急症处理。
1.血管扩张剂
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球后注射苄唑啉25mg或12.5mg。静脉滴注罂粟碱30~60mg加入250~500ml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每日1次。普乐林(葛根素)注射液200~400mg加入250~500ml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口服烟酸50~100mg,每日3次。
2.纤溶制剂
如纤维蛋白原增高或正常,静脉滴注尿激酶1万~3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00ml。每天1次,5天一疗程。或用去纤酶40凝血单位加生理盐水250~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可口服胰激肽释放酶片每次1~2片,每天3次。
3.降低眼压
使动脉灌注阻力减少。可按摩眼球,至少15分钟使眼压下降。或早期作前房穿刺,放出0.1~0.4ml前房房水。口服或静脉注射乙酰唑胺以降低眼压。
4.吸氧
吸入95%氧和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白天每小时1次,每次10分钟,晚上每4小时1次,以增加脉络膜血管氧含量,从而缓解视网膜缺氧状态。
5.其他
尚可口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抗血小板聚集剂及活血化瘀中药。或根据病因治疗降低血压及血黏度。有炎症者可用激素或吲哚美辛,以及神经支持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