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觉是视网膜锥体细胞的一种功能,可识别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如果患者丧失辨色力,则为色盲(color blindness)。如果患者对颜色辨别能力降低,则为色弱。如果患者对不应有色泽的物体看成各种颜色,则为色视症(chromatopsia)。
色弱是指对颜色的辨别能力降低,即辨色能力不足。这类患者,识别颜色需要较强的照明,较深的色泽,较大的视角和较长的时间。在光线不足,色泽较淡,色差不大,目标较小和时间短促的情况下,便不能同正常人一样的识别颜色。这类患者,视力一般不受影响,仅是辨色能力弱。其辨色力弱的程度可有轻重不同。有的较色盲患者稍强些,还略有些辨色能力;有的尚有一定的辨色能力,但较正常人为差,当色差小、饱和度低的情况下,他们便不能如正常人一样辨认;有的居这二者中间。所以,早已有学者将色弱分为A、B、C三型,为了更好地反映这种程度上的差别,本书分为重、中、轻三度。
色盲是指不能辨别颜色,即辨色能力丧失。临床以红、绿色盲多见,黄、蓝色盲及全色盲少见。全色盲患者对颜色完全不能辨别,仅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和明暗,感觉红、绿色黑暗,黄、蓝色明亮,高度畏光,瞬目频繁,视力差,在强光下更甚。在较暗的照明下,视力可好一些。视野检查可有中心暗点,周边视野可正常。由于中心暗点,可引起间歇性眼球震颤。但全色盲对暗适应要比正常眼敏捷。正常人通常需要5~10分钟,全色盲患者能在1~2分钟内达到适应程度。全色盲在光谱上所见到的最亮区域是绿色段,而正常眼则是黄色段。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正常眼才觉得最亮区域是绿色段。因此,全色盲患者的表现,与正常眼在黑暗中待久之后的感觉相象。
红、绿色盲及红、绿色弱患者在色觉障碍中的为数最多。患者可将红色或绿色误认为灰色或褐色,这和正常人见到的用一定比例的红、绿色相配的中间色——灰色和褐色相似。对黄色和蓝色能够分辨。但对两个色差不大的黄色或蓝色也分辨困难。
红色盲患者在看光谱时,感到红色端显著缩小,而呈灰色;对绿色感觉也不正常。光谱中最明亮处为黄绿色段。
绿色盲患者在看光谱时,不能辨别红、绿色,但红色段并不缩短;光谱中最明亮处为橙色段,将绿色段看成一中性带,无颜色感觉。
黄、蓝(紫)色盲临床上较少见(用一般的色盲图检查不出)。此类色盲患者,在光谱中不能看出黄和蓝紫一段,且该色段缩短,把光谱中黄色及蓝紫色段均看为无色中性带,光谱中最明亮处仍为黄色段。
1.体格检查
重点注意眼底的改变。
2.辅助检查
进行色觉检查。
(1)应用假同色图(色觉检查图)进行检查。
(2)应用FM‐100色彩试验及D‐15色盘试验。
(3)应用色觉镜进行检查。
1.对于先天性色觉障碍无特殊治疗。
2.对于后天性色觉障碍,应针对病因给予不同治疗。
先天性色觉障碍,由于先天性色盲与遗传有关,婚前可进行优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