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麻痹性痴呆
麻痹性痴呆
作者
王立伟
概述

在20世纪初期,梅毒所致精神障碍很常见。随着抗生素的应用,梅毒发病率显著下降。到20世纪50年代,梅毒在我国几乎绝迹。自20世纪末期以来,梅毒再次流行,且常与HIV合并感染。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大约10%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发展为神经梅毒,严重者可出现重度神经认知障碍即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 of insane)。由于梅毒的神经精神症状多样化,无特异性,因此很难根据临床症状做出正确的诊断,容易造成误诊。

临床类型

根据病程,梅毒可分为三期:一期梅毒常表现为局部溃疡,可伴有焦虑、紧张、沮丧等情绪反应,不伴有严重的精神症状。在初次感染后6~24周,进入二期梅毒,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受累,常见有疲乏、厌食和体重减轻,伴有多个器官系统感染的症状,可出现梅毒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颈项强直、恶心、呕吐和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通常在首次感染后5年内出现三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包括良性梅毒瘤、心血管和神经梅毒。约有10%未经治疗的患者可出现神经性梅毒,患者可有不同的临床症状。除脑膜刺激征外,还可表现淡漠、易激惹、情绪不稳及人格改变、记忆和注意障碍等。若发生典型的亚急性脑膜血管性梅毒,其临床表现比脑膜梅毒更严重,常伴有妄想、易激惹、人格改变和认知功能缺损等精神症状,随病情进一步恶化,可发展为痴呆,表现出欣快、幼稚的自夸和夸大妄想等。

由于本病病理变化侵犯脑实质、脑膜、脑神经及脊髓,患者可出现多种体征,如感觉异常、瞳孔改变、视神经萎缩所致的视力减退、言语及书写障碍、肢体震颤、腱反射异常等。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根据冶游史,明确的脑膜、脑血管损害症状体征,如典型麻痹性痴呆症状和阿-罗瞳孔、血清和脑脊液梅毒试验阳性便可诊断。神经梅毒的治疗以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为核心,治疗剂量需确保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可用于对症治疗。

来源
精神病学(第8版),第1版,978-7-117-26665-9
全国县级医院系列实用手册——精神科医生手册,第1版,978-7-117-23628-7
上一篇:艾滋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下一篇:梅毒感染合并HIV感染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