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施虐症(sadism)和性受虐症(masochism)是指以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虐待性爱对象,或者以接受性爱对象虐待的方式来激发性兴奋与获得性满足的一种性心理障碍。有报道称其发生率仅次于同性恋,在性心理障碍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Schrenk和Notzing(1899年)首次指出性虐待症(erotic algolagnia)这个名词时,就指出这其中包括了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表现。
法国有一名叫Marquis de sade(1740—1814年)的侯爵,他在生活中有对女性施加虐待的行为,在他的著作里描写了许多这一类的性变态现象。Krafft和Ebing就把这种主动的虐待症命名为Sadism,中文译为施虐症。
19世纪,奥地利有一小说家名叫Sacher-Masoch(1835—1895年)。他本人是个被动虐待症者,在他的作品里大量地描述了这一类变态的性活动。因此,被动的虐待症就被命名为Masochism,中文译为受虐症。
施虐症和受虐症的病因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施虐症是一种强迫障碍,而受虐症则是一种人格障碍,女性受虐症者往往是癔症性人格障碍者。施虐者在童年期大多遭受过较严重的躯体虐待或性虐待,有些人成年后在恋爱方面也备受挫折与凌辱,这种施虐行为是一种象征性行为,代表对权威的反抗和对障碍的摧毁。受虐症者在童年期大多曾遭受躯体虐待而引起过精神创伤。
精神动力学派认为施虐症是潜意识对自身所受虐待的报复的行为表现,其中有些人所采用的是与虐待者“认同”的潜意识防御机制。而受虐症者正是因为这些精神创伤影响了客体心理与性心理发育,致使“存在焦虑”、“分离焦虑”与“阉割焦虑”长期保持在潜意识中,受虐行为便是为了减轻这些焦虑,增强“自我凝聚”。
行为学派则对此另有解释,认为施虐症是因童年期置身充满暴力的家庭或社区环境中,由于近墨者黑的模仿、学习作用而养成的不良行为模式。受虐症则是通过早年经历形成习惯即条件反射的建立来解释受虐行为。成年人中也有经被诱导而成为受虐症者的报道。
还有人认为施虐症者幼年时往往有虐待动物或兽奸史,成年后则虐待性伴侣。受虐症者中男性患者通常不能与女性建立异性恋关系,因此主动要求性对象在性活动时对其进行羞辱或施加痛苦以取得快感;女性受虐者多有人格障碍,她们为了偿还对获得快乐的内疚,从而把寻求痛苦当作一种方法。
通过动物行为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在交媾前,许多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雌雄之间要进行一场搏斗。雄性动物会紧紧咬住雌性动物的颈后部位,以便交媾。无疑这种行为伴随巨大痛苦,但这种疼痛的刺激通过情绪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有助于雌性动物的排卵及增加受孕的机会。因此,此时雄性动物的施虐行为实际上是在“激发”雌性动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是否残暴呢?
据知,女性喜欢刚强自信、积极主动的男性,而且常常幻想被健壮的男性所强暴(并非指犯罪性质的强奸)。因而有人认为,女性生而就有喜欢受虐的倾向。有些证据说明,在强迫之下发生性关系的女性更易受孕。Parkes(1976年)发现,被强奸的女性比同样人数自愿性交的女性更易于妊娠,这表明强奸时的特殊情绪状态会诱发排卵,并增加妊娠的机会。然而,以上的现象也可能与下述情况有关:①强奸者体格特别壮;②强奸者作案时的生殖能力特别强(如雄性激素水平增高);③女方用被强奸为自己的妊娠开脱,欺骗父母或丈夫。总之,目前尚不能武断地判定强奸能增强受孕。
如果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的施受虐行为有关的话,那么施虐症将多见于男性,受虐症将多见于女性。Wilson和Lang(1981年)发现,女性的幻想是被动的、受虐的;而男性的幻想为主动的、施虐的,也支持了上述观点。
Hunt(1974年)在美国调查了人群中从施予或承受痛苦而得到性快感的状况。尽管有此种行为的人数低于5%,但结果表明施虐而得到性乐者,男性为女性的1倍;由受虐而得到性乐者,女性为男性的1倍。Hunt的调查表明,虽然民间传说及临床印象似乎绝大多数性施受虐症者为男性,但实际上女性施虐症的发生率与男性相似。在性别上,男女性施受虐症是平衡的,这种情况是符合生物学规律的。当然,参加色情俱乐部、买色情书刊和器具者绝大多数是男性,且大多数有此行为女性是为了满足男性的要求,因此给人造成男性为多的错误印象(Gosselin和 Wilson,1980年)。
在Hunt的研究中,大多数由疼痛而得到愉快的女性跟丈夫或男友的感情深厚,她们喜欢被殴打、被捆绑在床上、在阴道尚未充分分泌时被强行性交,或粗暴地性交到疼痛难忍的程度。
在性施受虐症的发生机制上,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因为不少性施受虐症者伴有同性恋和异性装扮症。Spengler(1977年)发现,性施受虐症者常常也有同性恋、恋物症、性别转换症的表现。
有人认为,一般人普遍存在轻微的施虐和受虐的心理和行为。如轻微的痛苦及其所造成的震惊、悲伤、愤怒等情绪,都可使经受者或旁观者产生愉快的感觉。这也就是以悲剧结尾的小说、电影、电视、戏剧,以及观看斗牛、争吵为什么会有吸引力的缘故。性施虐症和性受虐症,只不过是这种心理状态过分的、异常的发展而已。
有人认为,性施受虐症是后天学来的,与环境、家庭、父母教育方式、周围人的影响以及生活中重大精神创伤有关。
对施虐症的治疗一般比较困难,用抗雄性激素一类药物治疗只能全面抑制性欲,而无助于施虐行为的消除。心理治疗往往疗效欠佳,但可采用精神分析法找出其早年创伤所在,纠正不正常或不正确的心理机制,消除深层的报复和反抗心理或自卑情绪,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模型,稳定情绪,揭露其各种独特的施虐行为的动机。性治疗也可有助于患者学习正常的性行为模式。
受虐症一般不引起人际纠纷,如果受虐程度不重,也不会引起明显或持久的躯体伤害。加之患者自己心甘情愿,乐此不疲,所以不易被发现,患者也很少因此求医。治疗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动力心理治疗或行为治疗都有一定疗效。具体方法包括厌恶疗法、内隐致敏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