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toxic neuropathy;tox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包括药物,金属或类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品等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病。
(一)药物性周围神经病
易引起周围神经病的药物有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抗生素中,以呋喃西林和甲硝唑常见;抗肿瘤药物中,以长春新碱为最多见,其次还有抗麻风药氨苯砜,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乙胺丁醇等。
1.异烟肼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发病机制是异烟肼影响体内维生素B6的吸收,使体内维生素B6含量不足,从而产生神经轴突变性,继发髓鞘脱失。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的感觉及运动障碍,出现末梢型感觉减退,可有肌力减退,腱反射消失,肌肉压痛等表现。治疗措施为立即停药,并给予大剂量的B族维生素。在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异烟肼的患者,应一开始即合用维生素B6,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2.呋喃类药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此药目前很少应用,因此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已少见。周围神经症状常在服药后数天至数周出现,早期表现为指、趾感觉异常,如麻刺感,如不及时停药则出现肢体远端的疼痛,以致患者难以忍受。
3.抗肿瘤药物性周围神经病
(1)长春新碱
临床表现为应用该药数周后患者手足感觉异常,如果继续使用,会出现进展性对称性的周围神经病。脑神经也可受累,表现为上睑下垂,外展受限,面瘫和声带麻痹等。可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便秘,性功能障碍和体位性低血压等。这种副作用是严格剂量相关性的,降低用药量会使症状缓慢地好转。
(2)顺铂
主要不良反应为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和周围神经病。后者是因为顺铂对后根神经节有毒性作用,表现为感觉性周围神经病,为手指尖和足尖的麻木和刺痛,深感觉减退。严重者有感觉性共济失调。周围神经病的发生率与该药的总量有关,停药后通常会逐渐改善。
(3)奥沙利铂
依其临床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急性神经毒性和慢性累积性神经毒性。急性神经毒性是在给药后24~48小时发生的,主要表现为四肢周围神经感觉障碍,极少数患者有急性咽喉感觉障碍导致呼吸吞咽困难。急性毒性在低剂量时即可发生,通常可以恢复,不需中断治疗。另一种是慢性累积神经毒性,主要为四肢远端感觉异常和感觉迟钝,感觉性共济失调。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可用B族维生素减轻症状。
(4)紫杉醇
以感觉损害为主的周围神经病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剂量相关性。病理表现为轴突变性,继发脱髓鞘。
(二)金属或类金属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1.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较少见,见于工业中毒。常为慢性中毒,临床症状缓慢进展,感觉和运动都受累。表现为双下肢乏力疼痛及四肢远端感觉障碍,腱反射消失。治疗上应给予二巯基丙醇(BAL)排砷,也可用青霉胺治疗。
2.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见于工业中毒。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为主,上肢桡神经受损害症状尤为明显,表现为垂腕及伸指不能,之后其他神经也可受累,下肢可出现垂足。感觉障碍少见。
3.铊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主要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以及脱发。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类GBS周围神经病或痛性周围神经病,四肢针刺样,烧灼样疼痛,有时有蚁走感,有肌无力,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严重者有膈肌和呼吸肌的疼痛和麻痹,可致呼吸困难或停止。消化系统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治疗原则是立即停止接触毒物,并加快毒物排泄。应用解毒剂,如普鲁士蓝,氯化钾;持续性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给予络合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