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osteoarthritis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涉及活动关节的疾病,其特征是细胞应激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由微损伤和宏观损伤引起,激活包括先天免疫在内的促炎途径。骨关节炎首先表现为分子紊乱(关节组织代谢异常),随后是解剖学和/或生理紊乱(以软骨退化、骨重塑、骨赘形成、关节炎症和正常关节功能丧失为特征)。OA的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和种族及遗传因素有关,并且还有城乡差异。女性较男性常见,中老年人常见,65岁以上的人群50%以上为OA患者。
根据有无局部和全身致病因素,将OA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一)原发性OA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遗传也是影响OA发病的因素之一。如:Heberden结节系单基因常染色体遗传,全身性OA与第12对染色体上Ⅱ型前胶原基因(COL2A1)有关。
(二)继发性OA
常见病因如下:
1.机械性或解剖学异常
髋关节发育异常,股骨头骨骺滑脱,股骨颈异常,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陈旧性骨折,半月板切除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急、慢性损伤等。
2.炎症性关节病
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白塞病、Paget病等。
3.代谢异常
痛风、假性痛风、血色病、Gaucher病、糖尿病、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软骨钙质沉着症、羟磷灰石结晶等。
4.内分泌异常
肢端肥大症、性激素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伴黏液性水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5.神经性缺陷
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Charcot关节病等。
进行性关节软骨降解是OA发病的核心机制,它由软骨基质分解代谢作用[包括金属蛋白酶、聚集酶和其他酶]和抗合成代谢作用(包括炎症介质NO)的机制所驱动。
长期以来,OA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透明关节软骨,认为OA是一种软骨退行性疾病。但近十几年来,发现慢性炎症在OA发病机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已知众多炎症介质,包括细胞因子(TNF,IL-1,IL-6等)、驱化因子、生长因子(TGF-β等)、脂肪因子(瘦素等)、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可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聚集酶和其他酶的产生。巨噬细胞与滑膜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促进软骨中这些酶的活性,进而又将信号反馈给滑膜,继续刺激软骨降解。
慢性炎症可引起滑膜、骨赘和半月板的血管生成增加,血管侵入软骨可引起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内骨化;血管细胞可分泌调节神经生长的因子,因此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常伴血管一起生长,加重OA患者疼痛症状,OA炎症与神经血管和疼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本病的病理基础是关节软骨病变。早期光镜下可见软骨细胞肿胀,数量减少,软骨纤维性变,继以糜烂、溃疡、血管入侵。从而导致软骨下骨发生象牙样变和增厚,软骨边缘韧带附着处形成骨赘,而外周承受压力较小的部位骨质萎缩,有时在软骨下骨质内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囊腔状改变,系骨小梁微细骨折而引起的液样和纤维蛋白样改变。
(一)原发性全身性骨关节炎(primary generalized osteoarthritis)
常发生于绝经期妇女及老年男性。可累及多数关节,最常影响指关节和第一掌指关节,一般均有急性疼痛阶段,类风湿因子一般为阴性,易与类风湿关节炎混淆。急性症状缓解后,关节功能仍保持。
(二)侵蚀性炎症性骨关节炎
好发于绝经期后妇女,主要侵犯指间关节,偶尔亦累及掌指关节,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最终导致关节畸形与强直。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消失,骨赘和软骨下骨硬化,骨侵蚀,软骨下板塌陷,关节严重变形、硬化。
【实验室检查】
本病患者血、尿常规检查及C反应蛋白、血沉等均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若患者同时有滑膜炎症,可出现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
滑膜液检查色泽、透明度及黏蛋白凝块试验正常,白细胞计数在(0.2~2)×109/L,镜检无细菌或结晶体,从软骨碎片的数目可粗略估计软骨退化程度。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为OA明确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主要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边缘唇样变,骨赘形成及关节周围骨囊状改变等。脊柱OA除上述改变外,髓核突出至上下椎体内形成软骨下结节,即所谓施莫尔结节(Schmorl nodes)。
MRI表现为受累关节的软骨厚度变薄、缺损,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及变性、关节积液及腘窝囊肿。MRI对于临床诊断早期OA有一定价值,目前多用于OA的鉴别诊断或临床研究。
CT常表现为受累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和骨赘增生等,多用于OA的鉴别诊断。
近年来发现超声检查在早期膝OA诊断上比X线灵敏,且对人体无创。
首先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学习如何保护关节,肥胖者要减重,纠正不正确的姿势,避免关节过度使用;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既可改善关节稳定性,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常选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它能明显抑制炎症因子(PGE2和IL-6)水平,有效缓解疼痛并明显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长期服用还需注意心血管不良事件,对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及75岁以上患者建议尽量使用外用NSAIDs制剂,减少可能的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
OA患者无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指征。对关节周围滑囊炎、肌腱炎等局部病变可采用局部注射,例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或醋酸氢化可的松1ml(25mg)加利多卡因关节腔内注射,常用于膝关节腔,同一部位两次注射间隔至少3个月。
3.透明质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有助于恢复滑液及软骨基质黏弹性,缓解炎症及减轻软骨破坏,但疗效存在争议。2014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则不推荐其用于OA治疗。
4.硫酸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 sulfate,GS)
可供人体内合成氨基葡萄糖和蛋白聚糖,并可刺激关节软骨蛋白聚糖的生物合成。近年来该药疗效有较大争议,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指南不推荐用于膝OA的治疗。
5.其他
治疗骨质疏松,补充多种维生素A、C、D、E均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可外用辣椒碱治疗手OA。
(二)物理治疗
热疗、水疗、红外线、超短波、电刺激等均可增强关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等症状。牵引疗法对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效果较好,可以松弛肌肉,缓解疼痛。
(三)推拿和中药
祖国医学推拿、针灸治疗在减轻OA症状方面有明显效果。中药贴剂可活血止痛,有时亦有一定疗效。
(四)外科治疗
对OA顽固性疼痛、关节不稳定或关节功能缺失者,可考虑手术或关节镜治疗。
目前对于OA的干预基本都是对症治疗,因此研发出安全、有效、缓解疾病进程的 OA药物(disease-modifying OA drugs,DMOADs)是未来的努力方向。OA发病机制中的危险因素、细胞类型、炎症通路中的分子组成,均可作为预防和治疗OA的潜在治疗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