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补体缺陷
补体缺陷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omplement deficiencies

概述

补体(complement)系统由20个血浆成分、5个细胞膜调节蛋白和7个膜受体组成。其中一个膜蛋白具有调节和受体两种功能。补体生物化学反应和调控机制十分精细,其反应和调控不平衡将导致相关的疾病。组成补体的31种蛋白有一种缺陷,就会造成不平衡。原发性补体缺陷包括血浆成分,血浆控制蛋白缺陷。虽然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大多数病人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预防严重的后果。原发性补体缺陷的类型及其特性见表1。

表1 原发性补体缺陷类型及其特性

续表

类型

(一)补体固有成分缺陷

补体的固有成分Clq、Clr、C1s、C4、C2、C3、C5、C6、C7、C8、C9、P因子和D因子等均可发生遗传缺陷。经典途径的早期阶段,Cl、C4、C2成分缺陷使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激活受阻,常引发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复合物病。C3、P因子、D因子缺陷多致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尤其C3缺陷患者可同时伴有吞噬细胞功能低下,发生致死性的化脓性感染。C5~C9缺陷易出现反复奈瑟菌属细菌感染。而D因子、P因子缺陷使旁路途径的活化受阻,易患化脓性细菌和奈瑟菌感染。

(二)补体调控蛋白缺陷

1.C1INH缺陷

C1INH缺陷在补体调控蛋白缺陷中最为常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水肿,主要累及皮肤、上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当发生会厌水肿时可窒息死亡。其发病机制为:C1INH缺陷可使C1活化失去抑制,引起C2裂解失控,过多C2a的激肽样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发生遗传性神经性水肿。

2.衰变加速因子和CD59缺陷

由于编码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 phosphatidyl inositol,GPI)的基因翻译后修饰缺陷,使借助糖基化的GPI锚着于细胞膜上的衰变加速因子(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DAF)和MAC抑制因子(CD59)缺失,致使机体红细胞由于缺乏DAF和CD59的保护作用而发生补体介导的溶血。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和静脉血栓形成,并在晨尿中出现血红蛋白,称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3.补体受体缺陷

红细胞或吞噬细胞表达CR1缺陷,其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减弱,可发生SLE等自身免疫病。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不需要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者可用血浆治疗,每次20ml/kg,必要时可加大剂量。

C1q 抑制物缺陷者外伤或手术时宜预防性给予新鲜血浆。使用C1q 抑制物可作为长期防治,但仍处于研究阶段。半合成雄性素达那唑(danazol)用于预防发作,儿童慎用。6‐氨基己酸用于预防,成人每日7~8克,儿童相应减量。注射哌替啶可减轻腹痛。急性发作时可用肾上腺素0.5~1ml(1ml =1mg)和抗组织胺药物消除水肿。糖皮质激素无作用。

作者
王晓川
来源
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第1版,978-7-117-06851-5
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第1版,978-7-117-06851-5
临床免疫学,第1版,978-7-117-14884-9|儿童免疫学,第1版,7-117-04427-6
临床免疫学,第1版,978-7-117-14884-9
上一篇: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和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 下一篇: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