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pyogenic arthritis,pyoderma gangrenosum,acne syndrome
中文别名 :PAPA综合征
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痤疮综合征(PAPA综合征)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15号染色体上的PSTPIP1基因发生错义突变,PSTPIP1(亦称CD2BP1蛋白)是主要表达在造血细胞的细胞骨架联合接头蛋白,调节T细胞的活化、细胞骨架建立以及IL-1β释放,突变导致其过度磷酸化、增加与脓素(pyrin)的亲和力,从而引起IL-1β产生失调。PSTPIP1突变具有不完全外显的特点,相同的基因型可能有不同的临床表型及治疗反应。
1.血常规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常见。文献中亦有白细胞减少的案例。
2.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升高。
3.炎症因子
IL-1β、TNF-α等升高。
4.关节液检查
关节液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关节液培养通常无相关病原体生长。
5.组织病理学
坏疽性脓皮病皮损部位组织病理学可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细胞炎症,也可有真皮或脂膜内血管的坏死周围伴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内有Ig M、C3和纤维素沉积。组织病理学更为重要的目的是排除感染、肿瘤及其他皮肤血管炎。
6.PSTPIP1外显子测序
常见的突变类型包括A230T、E250Q、E250K 等,但测序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本病。
以上对于疾病的诊断均为非特异性,临床中需要完善血生化、蛋白电泳、胸片、结肠镜、抗磷脂抗体、ANCA、血冷球蛋白、动静脉功能检查以及溃疡部位的微生物培养等以排除相似的疾病及合并疾病。
1.糖皮质激素 大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好,尤其反复发作的无菌性化脓性关节炎,全身应用及关节腔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均有效。对于皮肤病变,坏疽性脓皮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一,而痤疮可能会因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而加重。根据目前已有的文献报道,起始剂量通常需要泼尼松1~2mg/(kg·d),可以有效缓解病情,但在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容易复发,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治疗。
2.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他克莫司、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均有文献报道使用,使用环孢素过程中,部分患者不能耐受高血压、牙龈增生、多毛、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上述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有限,通常需要联合糖皮质激素或生物制剂。
3.生物制剂 目前生物制剂是治疗自身炎症性疾病最新手段,关节病变与皮肤病变对生物制剂的治疗反应不一,若一种生物制剂治疗效果欠佳,可考虑更换另一种生物制剂,但应用过程中需要警惕感染的发生。
IL-1受体拮抗剂包括阿那白滞素(anakinra)及康纳单抗(canakinumab),对于关节病变的治疗效果优于皮肤病变,目前我国尚未上市。
TNF-α拮抗剂包括依那西普(etanercept)、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等,对于皮肤病变疗效优于IL-1受体拮抗剂,从目前成功治疗的案例中比较,单抗类TNF-α可能比融合蛋白有效。
4.抗中性粒细胞聚集 沙利度胺、秋水仙碱、氨苯砜等。
5.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6.异维A酸可应用于痤疮患者,需要注意其生殖毒性。
7.避免创伤、针刺等物理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