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感染性紫癜
感染性紫癜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nfectiouspurpura

概述

发生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时,由于病原体或毒素直接损害血管内皮,使小血管内微小血栓形成而导致皮下出血。紫癜可出现在疾病的急性期或恢复期,不同的病原体多表现为相似的皮肤出血体征。束臂试验呈阳性,实验室检查部分可见血小板减少。治疗主要以控制感染为主,防止并发症。

病因学

感染性紫癜属于炎症性血管性紫癜,部分可高出皮面,由病原微生物损伤血管引起。感染包括:

1.细菌性,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均可引起,紫癜形式多样,严重时可出现大疱性、溃疡性、坏死性紫癜,暴发性紫癜常见于机体免疫受损患者。

2.病毒,在儿童部分病毒如腺病毒、肠病毒、微小病毒B19、麻疹、汉坦病毒等感染可表现为发热以及腋下、胸部或臀部皮肤紫癜。

3.真菌感染,器官移植、干细胞移植、恶性肿瘤放化疗等机体免疫受损患者可并发真菌感染,其中念珠菌败血症、皮肤曲霉菌病或镰刀菌感染可出现突出皮面的坏死性紫癜。

4.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属直接侵入内皮细胞胞质和胞核引起紫癜性皮损。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病原体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菌毒素或自体免疫反应损害毛细血管壁,形成血管炎、细菌栓塞、DIC、血小板减少等而引起出血。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主要是治疗原发病,在控制感染后,紫癜仍无改善者,加用糖皮质激素。

作者
徐建民
来源
内科治疗学,第3版,978-7-117-12621-2
老年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第1版,978-7-117-12333-4
血液病简明鉴别诊断学,第1版,978-7-117-21854-2
上一篇:药物性紫癜 下一篇:维生素C缺乏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