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blood group incompatible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中文别名 :新生儿溶血病

英文别名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概述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blood group incompatible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又称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仅见于胎儿和新生儿期,是新生儿期黄疸和贫血的重要原因。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血型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时,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或母亲通过其他途径(比如输血)接触到此类抗原后,可使母体产生对胎儿红细胞抗原相应的抗体,此抗体(IgG)又经胎盘循环抵达胎儿循环,作用于胎儿红细胞使其致敏并导致溶血,这是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的基本原理。在我国以ABO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溶血者最为常见,其次为Rh血型不合,其他如Kell、Duffy、Kidd、MNSs等抗原性较弱的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极为少见。

发病机制

胎儿红细胞在妊娠30多天时即具有ABO和Rh系统抗原。母胎间的血-胎盘屏障并不完善,妊娠早期即可发生母亲至胎儿及胎儿至母亲的输血。妊娠3个月时在母体血液中可检测到胎儿红细胞。

1.Rh血型不合溶血病

Rh血型不合溶血病(Rh blood type incompatible hemolytic disease)在第一胎发病率很低(1%左右)。 Rh血型系统共有 5种抗原,即 D、C、c、E、e。 D 抗原的免疫源性最强,含有该抗原者称为Rh阳性血型,不含该抗原者称为Rh阴性血型。RhD溶血病主要发生在Rh阴性母亲和Rh阳性的胎儿;也可发生于母婴均为Rh阳性时,其中以抗E较为多见,我国汉族人群中无E抗原者几占半数,其他如抗C或抗e、抗c也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Rh阴性的频率在白种人群中约15%,维吾尔族占5%以上,但在汉族人群中仅占0.34%。

2.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 blood type incompatible hemolytic disease)是指ABO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常发生于第一胎(40%~50%),多见于O型母亲所生的A或B型胎儿(新生儿),而罕见A型母亲所生的B型胎儿(新生儿)或B型母亲所生的A型胎儿(新生儿)。A型或B型母亲所生的B型或A型新生儿发生的溶血病不足ABO溶血病的5%。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及干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邵肖梅;周文浩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上一篇:温冷抗体混合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下一篇: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