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mixed warm and cold antibody autoimm une hemolytic anemia
血清中既有温抗体(主要为IgG、G3,极少数为IgM、IgA)又有冷凝集素的AIHA,也称为温冷抗体混合型(mixed warm-and cold-antibody)AIHA。温抗体型AIHA 约35%有低效价冷凝集素(4℃时≤1∶64),在20℃时可凝集红细胞,在30℃时失去活性,对细胞破坏无明显作用。少数AIHA除温抗体外还有冷活性IgM抗体,4℃时效价高,30~37℃时仍有活性,为高温幅的冷凝集素,是为真正兼有温冷抗体的AIHA。发病以50岁以上居多,男女之比为1∶1.5。有原发和继发两类,继发性患者主要继发于SLE、淋巴增殖性疾病,也有继发于HIV(+)和免疫缺陷患者的CMV感染。临床表现复杂,主要为严重贫血、黄疸,多数患者有肝脾大,可有Raynaud现象(与CAD所见显著不同)、肢端发绀或血红蛋白尿,也可表现为Evans综合征。受冷不一定加重病情。血清学检查DAT IgG和C3多阳性,冷凝集素试验阳性(常<1∶64),有宽温幅特征(4~37℃均有活性),D-L抗体阴性。红细胞自凝集现象强阳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差,宜加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硫唑嘌呤等。血浆置换仅作为急救辅助治疗。脾切除疗效不肯定。
温冷抗体混合型AIHA按病因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无明显病因或基础疾病,约占60%。继发性约占40%,原发病同其他的继发性AIHA一样,主要继发性于三类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等),淋巴细胞增殖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
温冷抗体混合型AIHA同时存在温抗体 (主要为IgG和C3,少数为IgM和IgA)和冷凝集素 (主要为IgM),尚无发现冷溶血素型自身抗体。冷凝集素有抗I特异性,也有抗i或Om。温抗体IgG(IgG3和IgG1)被吸附于红细胞表面,被脾等脏器中的单核巨噬细胞识别、吞噬和降解,引起血管外溶血。另一方面,血中温度幅度高 (>30℃)、效价低 (4℃ <1∶64)的冷凝集素IgM(个别为高效价)与红细胞结合并吸附补体,导致补体途径介导的血管内溶血。这两种抗体和溶血机制的结合而加重溶血的程度。检查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参考区间,提示T细胞亚群失衡与温冷抗体混合型AIHA的发病可能有一定联系。
1.一般血液学和骨髓细胞学
贫血常严重,Hb可以低于30g/L。易见球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和少数有核红细胞。有明显的红细胞自凝现象和吞噬红细胞的单核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网织红细胞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少数病例减低。骨髓象缺乏特征性异常,有核细胞增生,红系为主,粒红比例减低,细胞成熟和形态不见明显改变。
2.Coombs试验和冷溶血试验
Coombs试验直接反应阳性,多为复合抗体型,常见为IgG+C3型,其次是IgG+IgM+C3型。冷溶血试验中,冷凝集素试验阳性,冷溶血素 (D-L抗体)试验阴性。
3.其他
血清胆红素增高,间接胆红素为主。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减低,也可见尿潜血试验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差,宜加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硫唑嘌呤等。血浆置换仅作为急救辅助治疗。脾切除疗效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