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cold agglutinin disease
(一)冷凝集素(CA)
多为IgM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在低于阈值温度下,与红细胞膜抗原结合,激活补体途径,当红细胞循环到高于阈值温度的中央部位时,红细胞与CA解离,结合了C3b的红细胞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发生血管外溶血。CA与红细胞抗原的亲和力弱,表现为温度依赖,反应可逆。多数CA主要针对红细胞表面的i抗原和I抗原,少数针对Pr抗原。由于把i抗原转化为I抗原的酶在出生后才活化,因此成人红细胞上都是I抗原而没有i抗原。支原体肺炎感染相关的CA具有抗-I特异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的CA具有抗-i特异性。抗-I抗体的重链段由VH4-34基因编码,抗Pr的CA基因位于轻链可变区κⅣ。约有10%的正常B淋巴细胞有VH4-34基因片段,这可能就是正常血清中低滴度CA的来源。
(二)红细胞的破坏
在CAD中,红细胞破坏的基础是IgM抗体固定补体的能力。IgM分子有两个C1q结合位点,一个IgM分子足以结合C1,启动补体瀑布。正常红细胞上有补体抑制物。温度较低的血液提供CA与红细胞结合,启动红细胞表面C3b和C4b的产生。进入温暖的内脏循环后,红细胞释放CA,但保留了C3片段。补体C1和免疫球蛋白重链Fc段结合后,经过经典补体活化途径,活化的C3插入红细胞膜,引起膜渗透性的不稳定,造成血红蛋白漏出。该过程的效力依赖于红细胞表面CA的数量、激活补体途径的能力及热波幅。热波幅比CA效价更具有临床意义,仅在非常低温时有活性的CA所导致的损害很轻,而在接近37℃时有活性的CA导致的溶血则很严重。
1.室温时红细胞有自凝现象,加热后凝集现象消失常提示CAD的可能性。血液凝集使红细胞形成钱串状,可能干扰自动血细胞计数仪。
2.慢性轻度至中度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与贫血程度成比例。可有轻度的高胆红素血症,反复发作者可有含铁血黄素尿。
3.CA 试验阳性,4℃时效价高达1∶1 000,甚至1∶16 000,30℃时在白蛋白或生理盐水内凝集效价仍高者有诊断意义。
4.如果CA有宽温幅,若DAT阳性,几乎全为C3型。
5.如有B细胞淋巴瘤,可在血清中检出单克隆IgM的CA。
尚无标准治疗方法。原发性慢性CAD往往处于稳定状态,主要需避免寒冷。继发于感染的急性CAD以保暖及支持疗法最为重要,溶血程度重时需及时输注预加温至接近37℃的红细胞悬液。继发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应使用抗生素,继发于病毒(EBV)感染的严重CAD可考虑用短程糖皮质激素以缩短病程。切脾无效。在慢性CAD和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主要针对肿瘤,抑制单克隆IgM的合成,降低抗体滴度,减轻溶血程度。可用苯丁酸氮芥和环磷酰胺,但疗效不确切。对烷化剂耐药的原发性CAD可考虑使用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375mg/m2每周1次,4~8次)在某些病例有效。血浆置换对IgM型冷抗体更有效,需用5%白蛋白做置换液,以避免血浆中的补体加剧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