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unstable hemoglobinopathy

英文缩写
UHb
概述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unstable hemoglobinpathies)是由珠蛋白α链或β链某些氨基酸被替代或缺失等使分子结构不稳定或溶解度减低或对氧化敏感,导致红细胞内珠蛋白变性沉淀(Heinz小体形成)与破坏,并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血和/或)症状(α链结构异常者较少,临床表现较轻;β链结构异常者占80%以上,症状也比α链结构异常者为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见新生突变,患者父母无不稳定血红蛋白变异体)的血红蛋白病。

病理生理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的α链或β链肽链中的某些氨基酸序列突变影响了肽链结构的稳定性,导致珠蛋白链与血红素的结合障碍,而未被结合的血红素经代谢从尿中排出,珠蛋白链则发生沉淀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并附着于红细胞膜上致使细胞离子通透性增加、变形性降低和破坏增加(溶血)。

珠蛋白肽链氨基酸序列突变的形式和机制有多种。首先是血红素腔袋附近的氨基酸被取代,血红素插入至每个珠蛋白分子中的一个疏水袋与一些保守的非极性氨基酸残基接触,如果这些非极性氨基酸被取代时即降低血红素-珠蛋白结合的稳定性,Hb Zurich为β链第63位组氨酸被精氨酸取代,Hb Koln为β链第98位缬氨酸被蛋氨酸取代,Hb Hammersminth为β链第42位苯丙氨酸被丝氨酸取代等均属于这类不稳定血红蛋白。其二为二级结构α螺旋遭到破坏,珠蛋白链二级结构75%为α螺旋。由于脯氨酸残基不参与α螺旋构象的形成,因此除了α螺旋起始的三个氨基酸外,脯氨酸取代其他任一氨基酸都将破坏二级结构,导致突变的珠蛋白肽链破坏和变性沉淀。其三为α1β1界面上的突变,血红蛋白四聚体组装的第一步是形成αβ二聚体。二聚体结构通过二级结构得以稳定,其一二级结构中将带电荷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暴露于分子表面与水接触,并通过疏水作用使分子内部(α1β1)界面稳定。如果参与α1β1接触的非极性氨基酸被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取代即可以破坏二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性,并使血红蛋白分子发生变性沉淀。其四为珠蛋白链一级结构中氨基酸缺失,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缺失会破坏珠蛋白链二级结构和稳定性。其五为珠蛋白链延长,一些变异体由于终止密码子突变或框移突变导致合成的珠蛋白链比正常为长,因无功能片段的存在使血红蛋白稳定性降低。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一般为轻度而不需要治疗,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贫血为氧化性应激(如感染或服用某些药物)而加重。溶血检查可见溶血的特征,如网织红细胞轻度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乳酸脱氢酶增高、结合珠蛋白减低。红细胞形态中,可见嗜多色性、大小不一、低色素性和异形性,偶见嗜碱性点彩。尽管红细胞数正常或稍低,由于红细胞内可溶性血红蛋白持续丢失,红细胞指数MCH一般都在正常值以下。

本病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如煌焦油蓝或甲基蓝活体染色)阳性是一个典型特点,典型者在约50%红细胞内检出变性珠蛋白小体,但HbH病、G-6-PD缺乏症也可见阳性。变性珠蛋白小体即Heinz小体,是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不论何种机制的共同结果,不稳定血红蛋白变异体在生长发育的有核红细胞中沉淀形成高铁血色原(血红蛋白变性的中间物质),进一步产生聚合物与红细胞内膜连接的变性珠蛋白小体。热变性试验是检查不稳定血红蛋白变异体的较简单的试验,本病阳性>5%(参考区间<5%),但HbH病等可以出现假阳性;异丙醇试验是筛查不稳定血红蛋白变异体有意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有不稳定血红蛋白存在时阳性(参考区间阴性),但HbH病可出现弱的假阳性。这3个试验有一定的特征性,但需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血红蛋白电泳,可见一条多余的条带,异常血红蛋白的量可以变化不定,并与异常血红蛋白的稳定性成反比,变异体越不稳定其量越低。用阴离子交换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可以比较精确地进行定量。珠蛋白肽链分析和基因分析,可以明确突变的肽链区带、氨基酸变异的性质和位置。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积极防治感染,忌用氧化性药物。

2.输血。

3.脾切除,部分病例可改善贫血。

4.造血干细胞移植。

作者
吴玥
来源
贫血诊断学,第1版,978-7-117-21232-8
上一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下一篇: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