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是因远端肾小管管腔与管周液间氢离子(H+)梯度建立障碍,和/或近端肾小管对碳酸氢盐离子(HCO3-)重吸收障碍所导致的酸中毒,是肾小管-间质病变常见的重要表现之一。部分患者虽已有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但临床尚无酸中毒表现,则称为不全性RTA。RTA主要特征有慢性高氯性酸中毒、盐类调节失衡,而临床上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肾性佝偻病或骨软化症、肾钙化症或肾结石等。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亦可继发于其他损害肾小管的疾病。
高血钾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较少见,又称Ⅳ型RTA。一般认为醛固酮分泌减少(部分患者可能与肾实质病变致肾素合成障碍有关)或远端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减弱,可能起重要致病作用,为此肾小管Na+重吸收及H+、K+排泌受损,而导致酸中毒及高钾血症。
本型RTA虽可见于先天遗传性肾小管功能缺陷,但是主要由后天获得性疾病导致,包括肾上腺皮质疾病和/或肾小管-间质疾病。
绝大多数Ⅳ型RTA患者不必治疗,除非合并可加重高钾血症和酸中毒的疾病。治疗的目的是纠正高钾血症,许多情况下降低血钾可同时纠正酸中毒。停用干扰醛固酮合成或活性的药物。除病因治疗外,针对此型RTA应予如下措施:
1.纠正酸中毒
服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亦将有助于降低高血钾。
2.降低高血钾
应进低钾饮食,口服离子交换树脂,并口服利尿剂呋塞米(Furosemide),有助排氢排钾。出现严重高血钾(>6.5mmol/L)时应及时进行透析治疗。
3.肾上腺盐皮质激素治疗
可口服氟氢可的松(Fludrocortisone),低醛固酮血症患者每日服0.1mg,而肾小管抗醛固酮患者应每日服0.3~0.5mg。继发者,应针对原发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