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seudo-hypoaldosteronism

中文别名 :Cheek及Perry综合征

作者
赖凌云;顾勇
英文缩写
PHA
概述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seudo-hypoaldosteronism)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失盐综合征。依据发病机制不同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HA-Ⅰ)由Cheek DB和Perry JW于1958年首先报道,1963年正式命名。该病好发于新生儿,以反复呕吐、腹泻、口渴感减退或消失、生长发育落后为主要症状,血液生化改变为低Na+血症、高K+血症,部分患者有代谢性酸中毒,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水平升高,尿液中Na+/K+比例增加,但肾小球滤过率和肾上腺功能正常。Ⅱ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HA-Ⅱ)又称Gorden综合征(Gorden syndrome)、家族性高血钾高血压(familial hyperkalemia and hypertension,FHH),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显性遗传病,1964年Pavert和Pauline首次报道,1970年Gordon等报道了1例澳大利亚10岁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现其存在高血钾、高血氯、酸中毒和低肾素活性,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经过短期限盐饮食后基础血压下降,之后给予中度限钠和噻嗪类药物治疗,观察20年仍有效。

发病机制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为遗传性疾病,根据遗传学和发病机制特点,分为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PHA-Ⅰ)和Ⅱ型(PHA-Ⅱ)。PHA-Ⅰ又可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HA-Ⅰ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PHA-Ⅰ,另外还有少量散发性PHA-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HA-Ⅰ比较少见,失钠较严重,与位于12p13染色体的上皮细胞Na+通道(ENaC)亚基突变有关。ENaC突变影响ENaC的正常组装,ENaC活性降低甚至丧失,Na+重吸收障碍,出现低钠血症,刺激肾素分泌和醛固酮释放增加;在肾脏近曲小管Na+重吸收减少使得Na+-K+、Na+-H+交换减弱,K+和H+分泌下降,血浆K+和H+升高,表现为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PHA-Ⅰ,又称醛固酮不敏感综合征,为位于4q31.1~31.2染色体编码盐皮质激素受体(MCR)的基因突变致患儿肾小管细胞对醛固酮的敏感性降低,造成患儿自尿中大量丢失钠盐,排钾减少引起高钾和酸中毒,生长障碍,血中肾素和醛固酮类盐皮质激素活力明显增高。常染色体隐性遗传PHA-Ⅰ是钠离子通道结构异常致钠、氯重吸收障碍,而显性遗传PHA-Ⅰ是醛固酮不敏感导致的重吸收减少,两者均属于遗传性疾病,部分患者可追溯出失盐的家族史,尤其是显性遗传PHA-Ⅰ。

PHA-Ⅱ发病机制与PHA-Ⅰ不同,2001年Wilson等经定位克隆证实后提出PHA-Ⅱ的发病与12p13.3和17p11-q21基因突变有关,导致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中无赖氨酸激酶[with-no-lysine(K)protein kinase,WNK]1或WNK4酶活性改变有关。WNK1和WHK4的催化结构域中有大于85%的同源性,前者表达于远曲小管、皮质集合管和髓质集合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后者则表达于皮质集合管的胞质肌细胞连接,在远曲小管只表达在紧密连接。WNK4可通过磷酸化等多种机制抑制远曲小管顶端膜上噻嗪类敏感的Na+-Cl-转运蛋白对Na+、Cl-的重吸收,WNK4基因突变后,对转运蛋白抑制减少,Na+、Cl-重吸收增加,继发性排钾减少。WNK1并不直接影响Na+-Cl-转运蛋白,但能够调节WHK4抑制Na+-Cl-转运蛋白的强度,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亦即对Na+-Cl-转运蛋白本身有间接活化作用,且对钾离子通道有直接抑制作用,故而当WHK1的1号内含子上一段基因片段缺失导致过度转录,继而间接性过度激活Na+-Cl-转运蛋白,抑制钾离子通道,致钠水潴留,血钾升高。

类型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包括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pseudohypoaldosteronism typeⅠ,PHA1)[OMIM 177735 264350]和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Ⅱ型(pseudohypoaldosteronism typeⅡ,PHA2)[OMIM 145260]。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血气分析。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患者临床症状不特异,血液生化检查、血气分析是发现本病的关键。Ⅰ型可有低血钠,代偿好的症状不典型。Ⅱ型血压常正常或者升高。高钾血症是本症患者主要生化特点。Ⅱ型患者常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2.类固醇激素检查。

(1)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水平增高。

(2)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Ⅱ型患者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降低。

(3)Ⅰ型和Ⅱ型患者皮质醇和性激素水平均正常。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PHA-Ⅰ盐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补充NaCl或采用离子交换疗法有助于改善病情。治疗有效的指标为患儿失盐状态纠正,渴感恢复,生长发育恢复正常,血浆肾素活性和血醛固酮浓度下降甚至恢复正常。

PHA-Ⅱ患者需终身服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环戊噻嗪、苄氟噻嗪。PHA-Ⅱ患者若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合理治疗,水电解质代谢异常早期就能纠正,预后良好。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按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方式进行遗传咨询。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HA1A和PHA2。

男女患病率相同,均可传递突变。先证者父母一方携带突变,父母下一胎仍有50%的可能性获得突变。先证者子代有50%的可能获得突变,携带突变的子代的疾病严重程度可与先证者不同。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PHA1B。

男女患病率相同,均可传递突变。父母双方均为携带者,父母下一胎患病风险为25%。如果先证者配偶为非携带者,其子女均不患病。

来源
小儿临床肾脏病学(第2版),第2版,978-7-117-22021-7
医学遗传学,第1版,978-7-117-22072-9
上一篇:Liddle综合征 下一篇:原发性肾素增多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