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renal papillary necrosis
概述
肾乳头坏死(renal papillary necrosis)是因肾内髓区缺血和/或严重感染导致的肾实质毁损性并发症,通常局限于肾乳头部,其本质上应归属于慢性间质性肾炎。
病因学
本症病因包括糖尿病、肾血管病变、尿路梗阻、肾盂肾炎、镇痛剂肾病、移植肾排异反应、镰状血红蛋白病、慢性酒精中毒等。
病理与发病机制
本症常累及双肾,但也可只累及一侧。按坏死部位分为髓质型(穹窿部和乳头部正常)和乳头型(穹窿部和乳头部坏死)两型。慢性患者还可见不同程度的钙化。本症的发病机制与髓质乳头区血供降低有关,肾髓质血流量仅为肾血流量的10%~15%,乳头区则更少。在有缺氧、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盂内压力增高(如梗阻性肾病)、酸性物刺激、血黏稠度增高(如镰状血红蛋白病)和肾毒性物作用(如镇痛剂肾病)时,肾乳头可有严重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坏死。缺血的肾乳头组织,对病原体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易发生肾盂肾炎;后者又进一步加重缺血促进坏死。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治疗应按病因施治,积极控制感染、解除梗阻,并缓解疼痛,充分水化,已发生肾功能不全者按肾功能不全处理。如为单侧性肾乳头坏死,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
钟一红;丁小强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