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肝错构瘤
肝错构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hamartoma of liver;hepatic hamartoma

概述

肝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肝良性肿瘤,是肝脏发育畸形所形成的瘤样肿块。多见于幼年儿童。

病理学

依据其组织成分不同,分为起源于内胚层和起源于中胚层2类。前者又分为实质性错构瘤,以肝细胞增生为主体;胆管错构瘤,以胆管和纤维胶原基质增生为主体。后者又分为间叶性错构瘤,以间叶组织增生为主体,肿瘤内以囊肿存在为其特征,囊内充有无色或黄色浆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类型。

间叶错构瘤可发生于肝脏的任何部位,一般呈球形或圆形,边缘不规则。可带蒂或突出于肝表面。有时有卫星灶,或浸润周围组织,病灶最大直径可达30cm。典型的病灶由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构成,小的囊肿肉眼不易分辨,大的直径10cm不等。一些较大的囊肿形似多房,囊液澄清或呈胶状。囊腔间为白色纤维组织或黄色黏液样组织或质韧的黄褐色组织。光镜下见病灶由排列紊乱的原始间叶组织、胆管和肝实质组成。其中间叶成分由疏松的黏液含星形细胞以及胶原混合组成。另有一些病灶被间叶成分包绕,形态异常不规则,有炎性浸润的胆管。病灶中也可见数目不等的正常肝细胞,但无肝小叶结构。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B超显示单个或多个液性暗区,部分错构瘤还呈多房性囊实混合回声。肿块有高回声分隔,肿块边缘有包膜或分界清。肿瘤较大时偶可见胆管、门静脉受压、扩张等现象。

CT检查多于肝右叶内见球形软组织包块,密度低于肝脏,与周围肝组织界限清楚,内有多发性小囊,增强后包块内呈条索状强化,囊内不强化,可有钙化。脂肪成分是肝脏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动脉期的强化程度也具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可见肝叶类圆形实质性肿物,呈中等信号,囊腔呈典型长T1和长T2信号,实体成分为等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见肿瘤轻度强化,液性区无强化。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该病有恶变的可能。因此手术行肿瘤切除或行肝叶切除是必要的。对于肿瘤巨大手术切除有困难者,有报道用环磷酰胺治疗或放疗取得疗效。

作者
任正刚;林芷英
来源
胃肠病学,第1版,978-7-117-21093-5
肿瘤外科学,第1版,978-7-117-08221-6
下一篇:肝衰竭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