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英文缩写
NAFLD
概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肝损害因素,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在组织学上,NAFLD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两种类型。NAFL的特点为有5%以上肝细胞大泡性为主的脂肪变,可伴轻度非特异性炎症;NASH的特点为有5%以上肝细胞脂肪变,合并小叶内炎症和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可以无或仅有轻度纤维化(F 0~1,早期NASH),或合并显著纤维化或间隔纤维化(F 2~3,纤维化性NASH)、合并肝硬化(F 4,NASH 肝硬化)。 NASH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

病因与发病机制

NAFLD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通常所指的NAFLD是原发性的,与胰岛素抵抗、肝细胞内过量非酯化脂肪酸有关;而继发性的NAFLD包括了由药物(胺碘酮、他莫西芬等)、广泛小肠切除、内分泌疾病等病因所致的脂肪肝。此外,NAFLD与一些少见的脂质代谢病(如无β-脂蛋白血症)和存在严重胰岛素抵抗的罕见综合征(如脂肪萎缩性糖尿病和Mauriac综合征等)有关。

本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中,“二次打击(two hits)”或“多重打击”学说已被广泛接受。初次打击主要指胰岛素抵抗,肝细胞内非酯化脂肪酸过载,引起大泡性脂肪变。第二次打击主要为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导致损伤肝细胞内质网应激加剧,细胞损伤凋亡;脂肪细胞因子激活,星状细胞活化,促进肝纤维化。“多重打击”学说即遗传因素(家族聚集、种族、PNPLA3基因多态变异)、环境因素(高热量饮食、久坐少动、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紊乱、脂肪细胞因子失调)共同导致NAFLD的发生和进展。

流行病学

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组男女均可发病。中东、欧美NAFLD患病率可达30%~40%,亚洲国家NAFLD患病率>25%。近年来中国患病率不断上升,呈低龄化趋势,发达城区成人NAFLD患病率在30%左右。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的成人NAFLD患病率也高达10%。

NAFLD患病率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肥胖症流行相平行。国际上也提出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命名的建议。

NAFLD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通常发生于老年患者。 年龄>50岁、BMI>30kg/m2、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病是高危因素。NASH肝硬化患者发生HCC风险明显增加。

病理学

常规进行NAFLD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和肝纤维化分期。NAS积分(0~8分):①肝细胞脂肪变:0分,<5%;1分,5%~33%;2分,34%~66%;3分,>66%。 ②小叶内炎症(20倍镜计数坏死灶):0分,无;1分,<2个;2分,2~4个;3分,>4个。③肝细胞气球样变:0分,无;1分,少见;2分,多见。

NAS为半定量评分系统,NAS<3分可排除NASH,NAS>4分则可诊断NASH,介于两者之间者为NASH可能。不伴有小叶内炎症、气球样变和纤维化,但肝脂肪变>33%者为NAFL,脂肪变达不到此程度者仅称为肝细胞脂肪变。

肝纤维化分期(0~4期):0期,无纤维化;1期,肝腺泡3带轻、中度窦周纤维化或仅有门静脉周围纤维化;2期,腺泡3带窦周纤维化合并门静脉周围纤维化;3期,桥接纤维化;4期,高度可疑或确诊肝硬化。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实验室检查

(一)超声检查

当肝脂肪沉积超过30%时,可检出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时,超声诊断敏感度可达90%。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远场回声逐渐衰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二)CT

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值)普遍降低,增强后肝内血管显示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0.7<肝脾CT比值≤1.0为轻度;肝脾比值0.5<CT比值≤0.7为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为重度脂肪肝。CT诊断脂肪肝的特异性优于B超。

(三)瞬时弹性成像诊断

受控衰减参数(CAP)诊断肝脏脂肪变敏感性高,(可检出超过5%肝脏脂肪变),稳定性强。当BMI>30kg/m2、皮肤距肝包膜超过25mm时,诊断准确性受干扰。

(四)MRI

磁共振波谱分析可以检出5%以上的脂肪变性、二维MRI也是无创性诊断研究的热点,但是花费高。

(五)肝穿刺活检

仍是诊断NASH的“金标准”。指征:①经常规检查和诊断性治疗仍未能确诊的患者。②存在脂肪性肝炎和进展期肝纤维化风险,但临床或影像学缺乏肝硬化证据者。③鉴别局灶性脂肪性肝病与肝肿瘤及某些少见疾病如血色病、胆固醇酯贮积病和糖原贮积病。④血清铁蛋白和铁饱和度持续增高者推荐进行肝活检,尤其是存在血色沉着病C282Y基因纯合子或杂合子突变的患者。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首要目标: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治代谢综合征和终末期靶器官病变;次要目标:减少肝脏脂肪沉积,避免“多重打击”导致NASH和肝功能失代偿。包括病因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

(一)病因治疗

针对原发病和危险因素予以治疗,如减少体重和腰围、合理控制血糖和血脂、纠正营养失衡等。

(二)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

是治疗关键。建议低热量低脂平衡饮食,肥胖成人每日热量摄入需减少500~1000kcal。避免久坐少动,坚持中等量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体重下降3%~5%可以改善肝脂肪变,体重下降10%并维持一年以上可以改善肝纤维化。

(三)药物治疗

1.胰岛素增敏剂 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NASH患者肝脏病理异常。二甲双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血清转氨酶异常,但不改善NASH的肝脏病理改变,不推荐用于NASH治疗。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如利拉鲁肽治疗NAFLD或NASH有一定前景。

如无明显肝功能异常、失代偿期肝硬化,NAFLD患者可安全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降血压,他汀类、依折麦布调脂治疗。Omega-3可推荐用于NAFLD患者高甘油三酯治疗。

2.抗氧化剂 维生素E 800IU/d应用2年可作为无糖尿病的NASH成人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尚未推荐用于合并糖尿病和NASH相关肝硬化患者。

3.有研究提示己酮可可碱可改善NASH个体肝酶和组织学表现。其他如奥贝胆酸、PPAR α/γ激动剂、ASK-1抑制剂等也显示出良好治疗前景。

4.护肝抗炎药 无足够证据推荐NAFLD/NASH患者常规使用护肝药物。可以根据疾病的活动度、病期、药物的效能选择以下药物:必需磷脂、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蓟素等。

5.中医药治疗 常用中药有丹参、泻泽、草决明、山楂、柴胡等。

(四)外科手术

1.减肥手术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度肥胖伴保守治疗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肥手术可显著改善肝组织学损伤。但对于NASH肝硬化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2.肝移植

推荐肝衰竭晚期NASH患者进行肝移植。然而部分患者肝移植后容易复发,并迅速进展至NASH和肝硬化,可能与遗传及术后持续性高脂血症、糖尿病和皮质激素治疗等有关。BMI>40kg/m2不宜做肝移植。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沈锡中;董玲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上一篇:酒精性肝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