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primary peritonitis
中文别名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原发性腹膜炎(primary peritonitis)又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一种临床上相对少见的急性或亚急性弥漫性细菌性腹膜炎,而腹腔内无明显的感染源。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及肠道通透性增加、病理性细菌移位是致病主要机制。
原发性腹膜炎常见于:①肾病综合征,占儿童革兰氏阳性菌腹膜炎的2/3,3%~5%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原发性腹膜炎;②肝硬化腹水,是成年人原发性腹膜炎最多见的原因;③免疫缺陷,包括恶性肿瘤及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进行器官移植者;④系统性红斑狼疮;⑤其他部位感染引起的菌血症者。
确诊腹水感染之前必须行腹腔穿刺术及腹水分型。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0.25×109/L可诊断为原发性腹膜炎。临床如符合此标准,但腹水在血培养瓶中培养仍阴性、既往无抗生素治疗史且无其他腹水中性粒细胞升高可解释的原因,如血性腹水、胰腺炎或腹膜结核等,可诊断为培养阴性的中性粒细胞腹水。亦有部分患者腹水中检测到细菌感染,但中性粒细胞<0.25×109/L,称之为中性粒细胞不增高单株细菌性腹水。致病菌多为单一菌种,其中2/3为肠道菌。腹部X线片常见小肠、结肠均匀充气,双侧腹脂线消失。
一旦考虑为原发性腹膜炎,即给予经验性抗菌治疗,基于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增加,推荐社区卫生机构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大型医院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碳青霉烯类单用,若有败血症或高水平革兰氏阳性多重耐药菌,加用糖肽类或利奈唑胺或达托霉素,再根据腹水细菌涂片及培养结果选择或改用合适的抗生素。同时积极加强白蛋白等支持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难以与继发性腹膜炎区别时可进行剖腹探查,术中如确定为原发性腹膜炎,可在腹腔灌洗后关闭腹腔而不置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