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血管炎综合征可以累及胃肠道,同时常伴有其他内脏的累及,其特征是血管的炎症和坏死。对肠道血管炎的诊断主要在于全身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钡剂检查与炎症性肠病常难鉴别。动脉造影可能显示动脉瘤而提示结节性多动脉炎,其阳性率约75%。如出现急腹症,宜手术探查。
1.结节性多动脉炎
以节段性的微动脉瘤为特征,典型的结节性多动脉炎常累及小到中等大小的动脉,除血管阻塞外,其特征是肝、肾和内脏血管常呈1cm左右的扩张的血管瘤,小肠比大肠易累及。2/3患者有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恶心、畏食和腹泻。许多患者可有发热、高血压以及多器官受累。某些患者可因血管阻塞、缺血,引发肠道溃疡、梗死、胃肠道出血或穿孔。近一半的结节性多动脉炎患者有乙肝病毒的感染。虽然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能改善患者的存活率,但同时又有引起血小板减少、黏膜溃疡而增加胃肠道出血的危险。
2.过敏性紫癜
特点是全身小血管炎,并伴有紫癜、关节炎和腹痛三联征。累及胃肠道者占29%~69%,80%以上患者有腹痛,半数以上有黑便。胃肠道症状常有自限性。有主张用皮质激素治疗消化道症状。
3.韦氏肉芽肿病(Wegener granulomatosis)
是原因未明的全身性血管炎,累及中小动脉,肉芽肿性炎症累及胃肠道并不多见,但可能引起肠道缺血、出血或穿孔。
4.系统性红斑狼疮
胃肠道症状常见,半数以上有腹痛、恶心和呕吐。然而,肠道血管炎只占2%左右,主要累及小动脉,可引起溃疡、出血和梗死,也有报道可引起黏膜下和肌层的静脉炎而导致蛋白丢失性肠病。
5.类风湿血管炎
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约占1%,而且这些患者中有胃肠道症状者只占10%。胃肠道血管累及时可引起缺血性溃疡、梗死、结肠炎和胃肠道出血。
6.血栓闭塞性血管炎(Buerger’s disease)
累及小血管以及中血管,可导致远端肠系膜动脉的多发闭塞。
7.白塞病
患者常有小动脉以及中动脉及相应静脉的淋巴细胞性炎症。与克罗恩病一样,回盲部也是最易受累产生溃疡的部位。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及穿孔也可见。
8.超敏性血管炎
常累及小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发病与一系列药物、感染、化学品有关,此病偶可累及胃肠道。
9.冷球蛋白血症
可伴有小血管上免疫复合物沉着,有时可累及消化道。此类患者常伴有丙肝病毒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