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是一种单一基因突变导致的多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功能紊乱,导致呼吸道黏膜下腺增生、分泌液黏稠、胰腺纤维化、肠道梗阻、男女性不育、汗液氯化钠含量增高等。最常累及胃肠道和呼吸道,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及呼吸功能不全。在北美洲和欧洲高加索白种人中常见,亚裔、非洲裔患病率较低。
欧美白种人婴儿的患病率为1/3500~1/2000,非裔美国人为1/17 000,亚洲人的患病率估计在1/35万。迄今我国仅有20余例报道,估计大量患者未被诊断或误诊。本病预后较差,但较前有显著进步,目前的中位生存年龄为37.4岁。
CF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基因突变发生于7号染色体长臂上,氯离子通道蛋白即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发生突变。最常见的突变是缺失3个碱基导致第508位丢失苯丙氨酸的ΔF508突变,超过70%的美国CF患者染色体有ΔF508的突变。目前已经发现有超过1 000种CF相关基因的突变。我国报道的CF患者基因突变类型与欧美人中比较有较大差异,大多数为少见的突变类型,并不在他们推荐的常见基因突变筛查平台里面。
正常呼吸道上皮表达上皮钠通道(ENaC)、CFTR氯离子通道、钙离子激活的氯离子通道(CaCC)等。上皮细胞分泌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吸收少量钠离子,上皮液体层保持平衡状态约为7μm厚度。CF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由于CFTR突变,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分泌到上皮表面,同时Na+的吸收增加,导致呼吸道上皮液体层(ASL)厚度减少,纤毛摆动受到影响,加之分泌物较黏,黏液引流不畅,局部微环境出现pH的降低,易发生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继发感染,反复发作造成化脓性支气管炎、肺部炎症,进一步引起肺不张、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图1)。

图1 正常和囊性纤维化患者呼吸道上皮结构和功能
注:AQP.水通道;ENaC.上皮钠通道;NKCC.钠钾2氯离子通道。基底膜上还有 Na+/K+-ATP酶、钾离子通道等。
在胰腺,由于胰腺导管上皮CFTR突变,经CFTR转运的碳酸氢根离子分泌障碍,钠离子和水分泌减少,胰液黏稠,导致胰液出现外分泌障碍,出现消化尤其是脂肪吸收不良。同时潴留的胰液破坏胰腺组织,以致反复出现胰腺炎,腺泡扩大、形成囊肿,继以广泛纤维化伴细胞浸润、萎缩,引起胰腺功能不全,出现糖尿病。小肠上皮细胞由于缺乏Cl-和水的分泌,导致肠道黏液分泌功能缺乏。新生儿可以发生回肠末端胎粪梗阻。胆汁缺乏加上胰酶分泌减少,影响脂类的消化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CF患者呼吸道和消化道微菌群的变化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下呼吸道存在菌群分布异常。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相比,菌群种类减少,丰度发生变化,铜绿假单胞菌在急性发作期成为主要的菌种,经治疗后到恢复期,菌群种类增多,比例逐渐恢复到稳定期的菌群分布。
汗腺分泌汗液的容量正常,但不能重吸收NaCl,导致汗液内NaCl含量增加,皮肤出现盐碱结痂。多数男性伴有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由于无精或输精管发生纤维化阻塞,失去生育能力。女性生殖能力减退。
(一)汗液内氯化钠含量检测
汗液内氯含量高于60mmol/L且能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等假阳性原因有重要诊断意义。汗液氯化钠浓度随年龄增长而有升高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大约1%的CF患者汗液氯化钠浓度正常。
(二)鼻黏膜电位差试验(NPD)
直接测定刺激的CFTR分泌氯离子的功能,当汗液的氯化钠检查不能确定时,NPD是最好的确认方法,但一般只能在研究机构检测而不适合临床推广。主要特征性变化是静息电位相对较高,当溶液转换为含氯化钠的溶液时,鼻黏膜电位失去相应向负值方向的大幅度变化。
(三)遗传学试验
当诊断不能肯定时,DNA分析能够提供CF的直接依据。目前已有商用试剂盒,由于存在大量的CF基因突变,因此DNA分析不能作为首选的初步诊断方法。在新生儿CF筛查中,遗传学实验确诊无须临床症状,但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测方法。
针对CF基因多位点突变、蛋白合成、上膜及开放的不同机制,未来CF治疗是精准治疗的一部分。目前针对ΔF508和G551D突变,分别有小分子药物在临床应用中。
95%的CF患者死于肺并发症。CF的治疗主要为:①补充足够的营养和胰酶;②纠正呼吸道分泌物干燥;③抗菌药物治疗慢性感染;④必要时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改善肺功能;⑤抗炎药物如阿奇霉素,可以抑制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反应,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生成;⑥促进痰液的引流,如物理排痰。
营养的补充至关重要,治疗包括口服胰酶替代胰酶缺乏造成的食物和脂肪吸收不良;此外,还必须保证维生素的供应,以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正确的补充胰酶和营养,能够减少CF相关糖尿病的发生。
痰液溶解剂α-链道酶雾化吸入对于松解黏稠痰液效果显著。鼓励成年人作体位引流或器械辅助排痰。使用上皮钠通道抑制剂阿米洛利(氨氯吡咪)阻止呼吸道内钠离子重吸收,雾化高渗生理盐水或甘露醇增强水分渗出、稀释痰液,从而促进黏液的清除并改善肺功能。
反复慢性呼吸道感染和呼吸衰竭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呼吸道感染应针对痰菌和药物敏感情况,采用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至关重要。根据病情,可长期或间歇用药。
对婴幼儿除作麻疹、百日咳疫苗接种外,冬季应给予多价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并及早根治慢性鼻窦炎,防治下呼吸道感染。
晚期患者科进行肺移植。有报道本病肺移植5年生存率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