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pectus carinatum
鸡胸(pectus carinatum)为一组胸骨及相邻肋软骨向前隆起的常见胸廓畸形,其发病率仅次于漏斗胸,约为0.6%。与漏斗胸相似,鸡胸亦更常见于男孩,男女发生比例约为4∶1。
鸡胸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
1.遗传因素 鸡胸具有家族聚集性,约26%的患者具有相关家族史。可见于Marfan综合征及Noonan综合征。
2.肋软骨发育异常。
3.结缔组织疾病,伴有脊柱侧弯、神经纤维瘤病等。
4.营养不良性疾病 为佝偻病的特征症状之一,常并发方颅、肋串珠、X形腿、O形腿等。
5.获得性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向外挤压胸壁;手术及创伤所致。
1.胸骨体突出型
是最常见的鸡胸类型,主要为胸骨体向前凸起,双侧下份肋软骨下陷,因状似船的龙骨,故又称船型胸。
2.胸骨柄突出型
又称球形鸽胸,特征为胸骨柄、胸骨体连接处与上份肋软骨的隆起,可同时伴有胸骨体相对下陷。
3.不对称型鸡胸
胸骨突出倾斜,常斜向右侧。胸壁的一侧突出,可同时合并对侧胸壁的下陷,此时胸骨斜向凹陷侧。
鸡胸的生理影响,主要是胸骨前突和脊椎背突,使胸廓前后径增加,肺组织弹性减退,导致呼吸幅度减弱。但无严重心肺功能减退症状。
1.胸片
胸骨距脊柱距离加大,相邻肋软骨凹陷,部分患儿可合并脊柱侧弯。
2.胸部CT
可更加准确的评估鸡胸的突出程度、对称性、与心肺邻接关系等。
3.心肺功能测定
大多数患儿心肺功能可在正常范围之内,一些严重的患儿出现心肺功能下降。
鸡胸较少影响到心肺功能,轻度鸡胸无需特殊治疗,而畸形显著,心肺功能受损,心理障碍影响到生活质量等则需积极处理。
1.矫形支架治疗
是大多数鸡胸患儿首选治疗方法,其通过长期持续对凸起部分给予外部的压力使异常的肋软骨重构而达到矫形的目的。随着年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使胸廓顺应性减低,因而胸廓顺应性佳,小于15岁的患儿易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
2.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矫形支架失败或严重鸡胸影响到心肺功能的患儿需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术式有Ravitch法及微创胸骨沉降术(反NUSS法)。
(1)Ravitch法
由Ravitch提出,应用超过50年,效果肯定。手术通过切除病变畸形的肋软骨,保留软骨骨膜,通过一次或两次锲形截骨或高位横断截骨并8字缝合使胸骨变平。该手术创伤大,术后胸廓容量减小,很多学者通过减小切除肋软骨长度、内镜解剖、内置金属支柱或网加固胸骨等以进行改良。
(2)微创胸骨沉降术
该术式于2005年由Abramson最先报道。手术通过皮下隧道在胸骨表面置入一根弧形NUSS钢板,将胸骨下压至目标位置,用固定器及钢丝将钢板固定于两侧肋骨上。有术者在该手术基础上进行改良,应用胸腔镜对不对称型患儿行肋软骨截骨获得满意效果。
鸡胸病因尚未明确,且大多与遗传有关,故特殊预防方法。但由于缺钙所致的佝偻病亦可并发鸡胸,故孕母需注意钙质的补充,出生后适当补钙、适量的户外活动可减少该种鸡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