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pulmonary nocardiosis
肺诺卡菌病(pulmonary nocardiosis)是由诺卡菌(Nocardia)产生的肺部化脓性肉芽肿性病变。诺卡菌病总体发病率低,肺是最常见感染部位,约占2/3,其他较常见累及器官为脑和皮肤。年发病率约0.4/10万。我国已有不少个案报告,确诊病例仍较罕见。
诺卡菌是一种专性需氧的革兰阳性杆菌,能形成气生菌丝,细长的分枝菌丝,形态与放线菌属相似,但菌丝末端不膨大。弱抗酸染色为阳性,在盐酸酒精中较短时间便能完全脱色,以此与结核及其他分枝杆菌鉴别。生长速度慢,24小时仅形成针尖大菌落,3~5天可见明显的菌落。菌落可呈干燥或蜡样,颜色黄、白不等。以前认为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菌种为星型诺卡菌,但近年来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和核酸杂交鉴定发现,常见种类应为脓肿诺卡菌、brevicatena/ paucivorans诺卡菌复合体、星形诺卡菌复合体、巴西诺卡菌等。
诺卡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中,主要经呼吸道、少数经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致病。多数病例有免疫功能低下,如淋巴瘤、白血病、器官移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实体器官移植者的发病率达0.7%~3.5%,本病也是晚期艾滋病患者的一种重要机会性感染,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易感。1/3患者无明显免疫抑制等基础疾病。
主要病理改变为化脓性肉芽肿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组织坏死、形成脓肿,其内可发现革兰阳性分枝菌丝。肺组织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病变,表现为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肺实变、坏死性肺炎伴空洞形成,并常累及胸膜产生胸腔积液或脓胸,可经血道播散引起脑脓肿。
复方磺胺甲
𫫇唑(TMP-SMX)仍为肺诺卡菌感染的主要/首选治疗药物,成人剂量为1.0g,每天3次。由于部分菌种对磺胺类耐药且播散性感染的病死率高,故对重症或难治性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经验性治疗推荐联合用药,比如:复方磺胺甲𫫇唑+阿米卡星(7.5mg/kg,每12小时1次)+[头孢曲松(2g,每12小时1次)或亚胺培南(0.5g,每6小时1次)]。耐药监测显示,诺卡菌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建议利奈唑胺600mg,口服,每天2次,可作为备选方案,但较长时间使用时常出现骨髓抑制。对于磺胺不能耐受者,可以使用莫西沙星替代。米诺环素也可选择使用。病情稳定后,可以改用口服药物。整个疗程需要4~6个月,免疫抑制患者则延长至6~12个月,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