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三尖瓣病变
三尖瓣病变
病因和病理

“原发性”或“器质性”的三尖瓣病变较少见,由三尖瓣本身先天或后天异常所致,病因包括先天畸形、外伤、放射治疗、药物、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导线损伤、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和黏液样变性等。其中,三尖瓣狭窄(tricuspid stenosis,TS)相对少见,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较常见。风湿热可导致TS及TR,几乎均伴二尖瓣病变。其他导致TS的病因包括:药物、Whipple病、心内膜炎及大的右心房肿瘤。类癌综合征也可导致TS和TR,但以TR为主。器质性的TR主要为先天畸形,如Ebstein畸形(图1)或裂缺;近年来随着吸毒和心脏植入物增加,三尖瓣感染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其他引起TR的病因还包括心内膜心肌纤维化、三尖瓣脱垂、外伤及医源性损伤(如活检术、安装起搏器、右心导管术)所导致的瓣膜穿孔,连枷或受压等。

TR多为“继发性”或“功能性”,常见于MS、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RV心肌梗死及各种左心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等)晚期,是由于右心扩大及右心功能不全,导致三尖瓣环扩张变形,使瓣叶对合缘接触面积减少,甚至无法对合;右心扩张,乳头肌移位还使得三尖瓣叶受到腱索及乳头肌牵拉,闭合受限,导致关闭不全。

图1 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

A.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三尖瓣隔瓣明显下移(箭头所示),远离瓣环及二尖瓣前叶附着点(星号所示),将RV分为近端的房化右室和远端的功能右室,房化右室和右心房扩大;B.右室流入道切面显示三尖瓣后叶下移(箭头),远离瓣环(星号)。ARV.房化右室。

引自:实用内科学.第16版.ISBN:978-7-117-32482-3

病理生理

TS可导致 RA扩大,右心房压力(right atrium pressure,RAP)升高;而LAP、肺动脉压和右心室压力无明显升高,RV大小和功能可正常。当舒张期右房室间的平均压差超过4mmHg时,即可引起体静脉淤血,表现为颈静脉充盈、下腔静脉扩张、肝大、腹水和水肿等。严重TS可导致静息心排血量下降,运动时不增加。

TR可导致RA及RV扩大,晚期导致RV功能衰竭,体循环淤血,心排血量下降;其代偿期较MR长。继发于严重肺高压的TR发展较快。

过去认为,功能性TR会在左心病变治疗(如左心瓣膜手术)后得到改善或消失;但新的证据显示,功能性TR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纠治左心瓣膜病变后并不一定改善,可最终发展为重度TR,导致不可逆的右室功能损伤。预测左心瓣膜手术后TR持续或加重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当时合并TR的严重程度、RV严重扩张、慢性房颤。严重TR预后不佳。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一)X线

TS患者RA明显扩大,下腔静脉和奇静脉扩张,但无肺动脉扩张;TR患者可见右房室增大,透视下RA收缩期搏动。TR晚期可见奇静脉扩张和胸腔积液;有腹水者,横膈上抬。

(二)心电图TS

可见RA肥大,Ⅱ及V1导联P波高尖;无RV肥大的表现。TR可见RV肥厚劳损,RA肥大;并常有右束支传导阻滞。

(三)超声心动图

风湿性病变可见三尖瓣增厚和/或钙化,交界粘连;反流为主者瓣膜挛缩变形,腱索缩短融合;狭窄为主者瓣叶活动受限,舒张期瓣尖开放呈穹窿样;常合并二尖瓣病变。类癌综合征三尖瓣增厚,纤维化,整个心动周期活动受限,瓣膜无法对合,存在明显缝隙;常合并肺动脉瓣异常。三尖瓣脱垂时关闭线位于瓣环以上,常累及隔瓣与前瓣,可伴发二尖瓣脱垂。三尖瓣腱索断裂导致连枷时,瓣叶游离缘收缩期完全反转入RA。瓣叶连枷、穿孔还可见于胸部外伤(见彩图2)、心肌活检或起搏器植入的医源性损伤及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还可检测到赘生物。三尖瓣下移畸形可见隔瓣和后瓣附着点下移,远离瓣环,将RV分为功能RV和扩大的房化RV。起搏器导线压迫瓣膜也可导致TR。TTE难以同时显示三个瓣膜,而实时3D E-TEE可更好地评估三尖瓣的解剖结构,对检测三尖瓣或右心植入物(如起搏导线)上赘生物,以及三尖瓣围手术期监测具有优势。

图2 外伤后三尖瓣腱索断裂,连枷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

A.右室流入道切面二维图像,显示收缩期三尖瓣前叶呈连枷样改变,瓣尖进入右心房,并见断裂腱索残端附着(箭头所示),三尖瓣口无法闭合;B.胸骨旁四腔心显示右房室增大,CDFI可见大量的三尖瓣反流进入右心房。TR.三尖瓣反流。

引自:实用内科学.第16版.ISBN:978-7-117-32482-3


功能性TR瓣叶无明显异常,但RV明显扩大,功能减退;三尖瓣环扩大(舒张期内径≥40mm或>21mm/m2);三尖瓣叶对合不良,可出现明显裂隙;或因瓣叶受乳头肌牵拉而关闭呈穹窿状,瓣叶对合点距瓣环平面>8mm(数字资源12-11-7-1)。

数字资源12-11-7-1 三尖瓣反流:心尖四腔切面可见三尖瓣反流呈蓝色为主的明亮花色湍流,几乎填充整个右房(视频)

CDFI表现类似于二尖瓣病变,但定量诊断较难。正常心率下MPG≥5mmHg提示有临床意义的TS。重度TS的间接征象为RA显著增大及下腔静脉增宽。

TR反流的速度并不代表TR的严重程度。重度TR表现为:反流束面积>RA面积的30%,反流颈宽度≥7mm;反流频谱呈致密的三角形,提前达峰;肝静脉收缩期逆向血流。重度TR的间接征象有:三尖瓣连枷,关闭时有明显裂隙;下腔静脉内径≥21mm,深吸气塌陷<50%;右心显著扩大,室间隔反常运动(急性TR可正常)。右心不增大可除外慢性重度TR。

TR患者还应评价 RV功能,如RV的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和三尖瓣环的收缩期运动速度(S’)等。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TS:限盐利尿可改善体循环淤血,但长期疗效不佳。可在左侧瓣膜手术同时处理三尖瓣,需行人工瓣膜置换时优选人工生物瓣。

TR:单纯的无症状的轻或中度TR,无肺高压、右心无明显扩大或功能异常无须手术。重度TR出现症状,或右心进行性扩大及功能减退,或需要行左心手术时应同时对TR进行干预;在出现严重症状和严重的右心功能衰竭前早期手术可改善预后。原发性TR应依据瓣膜损坏的程度决定修补还是瓣膜置换。功能性TR的手术决策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三尖瓣环扩张情况、肺血流动力学状态及RV功能等因素。重度TR晚期合并右心衰者主要依靠利尿剂降低容量超负荷来改善症状;肺高压患者,肺血管扩张剂可降低TR程度。

近年来,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证实其安全有效,未来有望成为高危TR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
黄国倩;李勇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上一篇: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下一篇:肺动脉瓣狭窄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