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心室内传导阻滞
心室内传导阻滞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ntraventricular block

中文别名 :心室内阻滞

概述

心室内传导阻滞(intraventricular block),指房室束分支以下的传导障碍。正常冲动经房室束及三分支系统几乎同时到达心室肌,室内传导时间0.08秒左右,不超过0.10秒。

病因和临床意义

左束支传导阻滞常提示心肌弥漫性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病或主动脉瓣狭窄。右束支传导阻滞不一定有广泛心肌损害,如不伴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常无重要意义,常见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和先天性心房间隔缺损,亦见于慢性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和急性肺动脉栓塞。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无心脏病证据的健康人。双侧束支传导阻滞和三分支传导阻滞的主要病因是原因不明的传导系统退行性变。

心电图表现

(一)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①QRS时限≥120毫秒;②Ⅰ导联有明显增宽的 S 波;③V1、V2导联呈 rsr′、rsR′、rSR'或偶尔呈 qR,r′或R′通常比正常R波宽,少数患者V1、V2导联呈宽大而有切迹的R波;④Ⅰ、V6导联S波比R波宽,或>40毫秒;⑤V5、V6导联R波宽度正常,但在V1导联>50毫秒(图1)。

图1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和心向量图

(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①QRS时限≥120毫秒;②Ⅰ、aVL、V5、V6导联R波宽大有切迹,S波常不存在或偶呈RS型;③Ⅰ、V5、V6导联无Q波,aVL导联可能会因心肌病理原因出现窄Q波;④V5、V6导联R波达峰时间>60毫秒,但当有小R波出现在V1、V2和V3导联时,其达峰时间正常;⑤ST和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图2)。

图2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和心向量图

(三)不全性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

同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但QRS时限110~119毫秒。

(四)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

①QRS时限<120毫秒;②额面QRS平均电轴-45°~-90°;③aVL导联呈qR型(小q,大R),R波达峰时间≥45毫秒;④Ⅱ、Ⅲ、aVF导联呈 rS型(图3)。

图3 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和心向量图

(五)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

①QRS时限<120毫秒;②额面QRS平均电轴右偏达90°~180°;③Ⅰ、aVL导联呈rS型;④Ⅲ、aVF导联呈qR型。

(六)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束支前分支或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与心向量图改变基本上是上述相应束支传导阻滞的联合(图4)。

图4 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

(七)三分支传导阻滞

心室逸搏点自律功能暂停则引起心室停搏,心电图上表现为一系列P波(图5)。

图5 三分支传导阻滞,心室停搏发作

注:图示2∶1房室传导阻滞突然转为心室停搏,下传的QRS波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表现。

(八)心室内传导阻滞

QRS时限>110毫秒,但无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典型改变。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房室束分支以上阻滞形成的一至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不影响血流动力状态者,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和随访。房室束分支以下阻滞者,不论是否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均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基础病因和阻滞的发展情况,考虑是否有起搏治疗的适应证。

(一)病因治疗

如解除迷走神经过高张力、停用有关药物、纠正电解质失调等。各种急性心肌炎、心脏直视手术损伤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往往与急性炎性水肿有关,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纠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所致房室传导阻滞往往是可逆的,数小时至数日即可恢复,心肌再灌注后预后良好,可用阿托品治疗或需临时起搏治疗,多不需永久起搏治疗。因睡眠呼吸暂停而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则应针对睡眠呼吸暂停进行治疗后随访。

(二)增快心率和促进传导

1.药物治疗

常常用于因可逆性或急性原因所致心脏传导异常的临时处理。

(1)拟交感神经药物:

常用沙丁胺醇2~4mg/次,3~4次/d。预防或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阿-斯综合征发作,异丙肾上腺素 20~60μg负荷量静推后续用10~20μg,或 1~20μg/min静脉滴注,根据心率调整滴速。但需注意的是过量不仅可明显增快房率而使房室阻滞加重,而且还能导致严重室性异位心律或心肌缺血。在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发生时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而应实施临时起搏治疗(关于阿-斯综合征发作的其他紧急处理参见本篇第五章“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2)阿托品:

0.5~1.0mg静脉注射,间隔3~5分钟可重复使用,最多3mg。

(3)碱性药物:

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有改善心肌细胞应激性、促进传导系统心肌细胞对拟交感神经药物反应的作用,一般用克分子溶液静脉滴注或推注,尤其适用于高血钾或伴酸中毒时。

2.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

心室率缓慢并影响血流动力学状态(如黑矇,晕厥和心衰)的二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阻滞部位在房室束分支以下,如急性发作(如发生在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手术损伤时),均有用药物和临时起搏器治疗支持的指征。持续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心、脑供血不足症状、活动量受限,心功能异常或有过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均应考虑采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治疗(详见第六章第一节“人工心脏起搏”)。

束支阻滞不影响房室传导功能时,本身无须特殊治疗。三支阻滞导致房室阻滞时的治疗如上述。二支阻滞(右束支合并左束支前或后分支阻滞)的治疗尚有争论,目前倾向于对伴晕厥或近乎晕厥者,或HV间期延长达100毫秒以上者采用起搏器治疗。

作者
柏瑾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上一篇:房室传导阻滞 下一篇:预激综合征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