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
概述

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40岁以上女性,末次月经后12个月仍未出现月经,排除妊娠后则可临床诊断为绝经。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指从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围绝经期妇女出现因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该综合征也可因卵巢手术摘除、放射性破坏而引起。主要表现为生育能力和性活动能力下降,月经稀少以至停止,性器官进行性萎缩和逐渐衰老。多数妇女通过调节可顺利度过,但也有不少妇女,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群,包括潮热多汗、心悸、水肿、头晕及失眠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卵泡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减少,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而出现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亢进。血浆中促黄体素释放素(LHRH)和促卵泡激素释放素(FSH-RH)水平增高,从而使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分泌也增高,后者更为明显,原因系LH易被类固醇所抑制。绝经症状的发生主要是雌激素过少所致。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与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防治

(一)绝经期保健

首先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指明本症为生理性进程。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在绝经后妇女中,肥胖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体重若减轻5%~10%,就能有效改善与肥胖相关的多种异常状况。并应补充钙盐,每日应摄入元素钙1g。

(二)药物治疗

1.规范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

MHT应在有适应证、无禁忌证、绝经女性本人有主观意愿前提下尽早开始。绝经过渡期与老年女性使用MHT的风险和受益不同。对大多数有症状的绝经后妇女(60岁以下或绝经后10年内妇女)、无禁忌证的女性,MHT用于缓解血管舒缩症状、减缓骨量丢失和预防骨折的风险/收益最高。原则上不推荐女性60岁以后或绝经10年以上开始启用MHT。MHT适应证包括绝经相关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相关的问题,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症。已知或怀疑妊娠、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已知或可疑患乳腺癌、性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最近6个月内患活动性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禁用;慎用情况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增生、有血栓形成倾向、高催乳素血症、乳腺疾病等。

(1)MHT的原则

生理性补充,个体化处理,取最小有效量达到最好效果,联合应用。在MHT治疗前需要评估心血管和乳腺癌风险,MHT期间应至少每年进行1次个体化受益/危险评估。对于有子宫者,单用雌激素会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性,应加用孕激素。对于已切除子宫者,通常不必加用孕激素。

(2)MHT的常用方法

MHT原则上应选用最低的有效剂量。常用方法:①单孕激素补充方案,适用于绝经过渡期早期,调整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的月经问题。②单雌激素补充方案,适用于子宫已切除的妇女,通常连续应用。③序贯用药,适用于有完整子宫的妇女。模拟生理周期,在用雌激素的基础上,每月加用孕激素10~14日。④联合用药,适用于有完整子宫、绝经后期不希望有月经样出血的妇女。该法每日均联合应用雌孕激素,一般为连续性给药。⑤连续应用替勃龙,适合于绝经后不希望来月经的妇女。⑥局部雌激素的应用,仅为改善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时。

2.非激素制剂的应用

对于不愿意接受或存在MHT禁忌证的妇女,可选择:①植物类药物,如黑升麻异丙醇萃取物。②植物雌激素,如大豆异黄酮。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3.绝经激素治疗的长期获益与风险

①可获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级预防,并减少软骨的降解和关节替代手术,预防肌少症的发生。②绝经早期启用MHT是可降低心血管损害并可能获得收益的“机会窗”。对于年龄≥60岁、绝经超过10年的女性,MHT增加冠心病和卒中风险。③及早开始MHT,对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风险有益。>60岁或绝经10年以上才启用MHT会对认知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增加痴呆风险。④乳腺癌主要与雌激素治疗中添加的合成孕激素有关,MHT引起的乳腺癌风险很小。⑤有子宫的女性,MHT方案中应加用足量及足疗程的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防止子宫内膜癌。

作者
卞华;石凤英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上一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下一篇:多囊卵巢综合征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