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别名 :亚临床甲亢
简称亚临床甲亢,是指血清TSH水平低于正常值下限,而TT3、TT4在正常范围,不伴或伴有轻微的甲亢症状。持续性亚临床甲亢的原因包括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替代、甲状腺自主功能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等。某些健康的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血清TSH、游离T4和T3的水平正常低值的情况,排除了甲状腺或垂体疾病,考虑是由垂体-甲状腺轴的“调定点”发生改变所致。其他能引起TSH降低而游离T4和T3的水平正常的情况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非甲状腺疾病。
亚临床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情轻微的一种类型,在某些患者可出现心血管系统疾病和骨代谢异常,轻微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或认知改变。亚临床甲亢对死亡率的影响仍有争议。
1.外源性亚临床甲亢
是指由药物(主要包括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胺碘酮及干扰素等)引起的亚临床甲亢。另外,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服用碘剂而引起的甲状腺炎也可以表现为亚临床甲亢。L-T4替代治疗是外源性亚临床甲亢最常见的原因。
2.内源性亚临床甲亢
内源性是指由于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Graves病、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自主功能性甲状腺腺瘤)而引起的亚临床甲亢。内源性亚临床甲亢的发生与内源性甲状腺激素的产生有关。当甲状腺肿增大或自主性结节变大、变多时,发生亚临床甲亢的风险逐渐增加。
根据TSH减低的程度,本症又划分为TSH部分抑制,血清TSH 0.1~0.5mIU/L;TSH完全抑制,血清TSH<0.1mIU/L。
(一)治疗时机
亚临床甲亢的治疗时机治疗建议见表1。
表1 亚临床甲亢的治疗时机

(二)处理原则
亚临床甲亢一般不需要积极的治疗,饮食治疗加上应激因素的去除,可以缓解亚临床甲亢的症状。如果有治疗指征存在,可以给予相应治疗。亚临床甲亢治疗指征主要包括:①老龄;②甲状腺毒症(即使很轻微);③骨质疏松危险因素;④房性心律失常;⑤较大甲状腺肿的存在。治疗方法要根据治疗的有效性、潜在的风险来选择。因临床症状不明显,甲状腺激素靶器官的损害证据不足,有些Graves病早期的患者可能转归正常呈自限性。故早期治疗的风险可能大于益处,建议暂不治疗,但应密切随访。
(三)外源性亚临床甲亢的治疗
如果亚临床甲亢是由于服用过量甲状腺素引起,则甲状腺素的量应该减少,但甲状腺癌患者服用过量甲状腺素应该排除在外,因为TSH被抑制对甲状腺癌患者是有利的。以下征象提示甲状腺激素替代过量:①新出现的心房颤动、心绞痛和心功能不全;②骨密度丢失加速;③月经稀少、闭经和不孕;④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大便次数增多和心悸的出现;⑤血清T3浓度在正常高值。其他药物引起的亚临床甲亢一般是暂时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仍需密切观察。对于干扰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失调包括亚临床甲亢,有人主张密切观察血清TSH和甲状腺功能,而不需要其他特殊治疗。
(四)内源性亚临床甲亢的治疗
建议内源性亚临床甲亢患者如果没有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激素过量引起的并发症,一般不需要治疗,但甲状腺功能应每6个月检查一次,如果患者有可疑的症状如疲劳等出现,6个月后的复查仍然符合亚临床甲亢的表现,则可以进行治疗。开始可以用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5~10mg/d治疗6~12个月。打算妊娠的患者,则推荐使用丙硫氧嘧啶50mg,每日两次,主要是因为妊娠期间用甲巯咪唑可能会导致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一种头皮缺陷)的发生。如果患者伴房颤,建议首先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尽快使血清TSH恢复正常,由于房颤有发生栓塞的危险,故主张同时加用抗凝剂(如华法林),但亚临床甲亢患者对抗凝剂更加敏感,故要密切观察,如果血清TSH恢复正常后4个月内未能转为窦性心律,可以考虑心脏复律。
(五)持续亚临床甲亢的治疗指征
包括:①绝经后骨质疏松;②风湿性心瓣膜病伴左心房扩大或房颤;③新近出现的房颤或反复的心律失常;④充血性心力衰竭;⑤心绞痛;⑥不孕或月经紊乱;⑦非特异症状如疲劳、神经质、抑郁或胃肠疾病,尤其是60岁以上患者(考虑试验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