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遗传性粪卟啉病
遗传性粪卟啉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hereditary coproporphyria

英文缩写
HCP
概述

遗传性粪卟啉病(hereditary coproporphyria,HCP)是指由于粪卟啉原氧化酶缺乏,导致尿δ-氨基-γ-酮戊酸(δ-aminolevulinic acid,ALA)、卟胆原(porphobilinogen,PBG)和粪卟啉,粪中卟啉增多。引起腹痛、神经功能失常和皮肤病变。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因学

系由于粪卟啉原氧化酶活性降低50%所致,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流行病学

关于卟啉病的流行病学,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资料。一般而言,临床常见的卟啉病类型为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迟发性皮肤卟啉病(porphyria cutanea tarda,PCT)、HCP和混合性卟啉病(miscellaneous porphyria,MP),以AIP发病率最高,约为1/10万;低于10%的急性卟啉症患者会出现急性发作,约90%终生不发病。冯加纯等统计国内累计报道的卟啉病732例,结果AIP占94.44%,MP占5.56%。发病年龄3~68岁,平均30.61岁±11.77岁;男女比例为1∶1.72;有遗传史的占6.42%。

遗传性粪卟啉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数在青春期后发病,成年女性患者居多,有明显家族史。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呈间隙性发作。约30%患者有光敏性皮损,少数患者仅尿、粪中粪卟啉排出增多。本型可因巴比妥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及解痉药而诱发,饥饿、妊娠可使病情加重。

发病机制

血卟啉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仅少数类型为隐性遗传。某些药物,如磺胺、巴比妥类、氯化奎宁、麻醉药等,以及中毒、感染、饮酒、劳累、精神刺激、月经和妊娠、某些疾病如肝肿瘤等都可诱使本病发作。

卟啉代谢及血红素生物合成的速度与ALA合成酶的活性相互形成负反馈调节。当血红素生物合成障碍时负反馈调节作用丧失,ALA合成酶作用失去调控,致使卟啉中间产物产生过多。每一型卟啉病均与血红素合成途径中的一种酶缺陷有关。1986年首次证实与卟啉病相关的酶缺陷系由相应的基因突变所致;通过对酶的编码基因和cDNA进行克隆,可以确定导致酶缺陷的相应基因突变。

类型

根据代谢紊乱出现的部位,卟啉病可分为肝原性和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经过,分为急性和慢性皮肤型。根据特异酶的缺陷,可分为ALA脱水酶缺乏性卟啉病(ALA anhydrase deficiency porphyria,AADP)、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congenital erythropoietic porphyria,CEP)、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病、肝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遗传性粪卟啉病、混合性卟啉病和原卟啉病(protoporphyria,PP)八种类型。(图1)

图1 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应酶缺乏导致的各型卟啉病

生理学

卟啉是以四吡咯环螯合铁为基本结构的色素总称,是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以及触酶的辅基成分。其基本化学结构是由四个吡咯环的四个甲烯桥联合成为一个总环,每个吡咯环上的氢原子为不同化学基团所取代时便成为各种不同的卟啉,其中与人类血红素合成有关的包括尿卟啉、粪卟啉以及原卟啉(图2)。卟啉及前体物质的分泌主要取决于化合物的溶解性,水溶性化合物分泌入尿液,而非水溶性的则分泌入胆汁。卟啉前体δ‐氨基γ‐酮酸、卟胆原及尿卟啉是水溶性,主要经尿液排泄;原卟啉难溶于水,几乎全部分泌入胆汁;粪卟啉既可分泌入胆汁也可分泌入尿液。

图2 卟啉环分子结构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尿色可呈红色或酸化煮沸后变红。尿ALA、PBG和粪卟啉增多,粪中卟啉增多。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去除诱因

避免饥饿、饮酒、感染、创伤和精神刺激,女性发病可与月经、妊娠有关。一些药物可诱发发作,如巴比妥类、磺胺、苯妥英钠等。

2.高糖饮食

高碳水化合物对肝ALA合成有抑制作用,因此可防止和治疗此病。急性发作时,每小时静脉滴注10%葡萄糖100~150ml连续24小时,配合高糖饮食,可迅速缓解症状。每日饮食中应至少含有400g葡萄糖,如不能口服,可予鼻饲。

3.正铁血红素

给予外源性正铁血红素可抑制肝ALA合成酶活性,若病人经葡萄糖滴注治疗24~48小时无效,应主张给予正铁血红素Hematin治疗。在美国商品名为Panhematin,在欧洲,该药名为血红素精氨酸盐(Hemearginate)。正铁血红素3~4mg/kg·d,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4日或每日2次,连续3日,能使血清和尿ALA、PBG 迅速下降。有人报道对101例病人用该药治疗,167例次发作,其中161例次得到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是治疗危重病人的有效手段。该药治疗最常见并发症是血栓性静脉炎,宜选择较粗静脉输注。正铁血红素的分解产物可引起暂时性血液凝固,为避免此并发症,要求该药在溶于蒸馏水后尽快输注。

4.激素

少数病人发作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应用雄激素、雌激素或口服避孕药有较好效果,但用药宜个体化,因有些病人的发作可能与之有关。

5.对症治疗

氯丙嗪对减轻腹痛及缓解神经精神症状有效,从小剂量开始,一般每次12.5mg,每日2~4次,如病情需要,也可肌肉注射25mg。有时可采用冬眠疗法,对伴有烦躁不安、抽搐者可用副醛5~10mg,肛门内使用。癫痫发作时,巴比妥类和苯妥英钠可诱发急性发作,应给予小剂量氯硝安定、地西泮10mg 静脉注射,或硫酸镁0.5~1.0g/小时静脉输注。

护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患者教育

宣传近亲结婚的危害性,女性应避孕,对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发作,应用睾丸酮、避孕药有效。注意饮食、忌酒,避免日晒及某些药物的使用,对于长期卧床和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应关心体贴,精神上给予安慰。做好心理护理,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减少复发。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本病应预防为主。避免近亲结婚,戒烟戒酒,女性患者不宜妊娠分娩。避免过劳、感染、精神刺激等诱因,忌用巴比妥、酒精、雌激素、磺胺以及氯霉素等,对于有皮损的患者应避免日晒,应用遮光剂。由于本病为先天性遗传病,一旦诊断某家族成员患病,建议所有亲属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为基因携带或为隐匿型。

作者
林寰东;胡予
来源
临床医师典,第1版,978-7-117-04666-X
护理学原理与实践,第1版,978-7-117-06384-X
临床肝脏病学,第1版,978-7-117-16228-9
消化系疾病治疗学,第1版,978-7-117-06878-7
上一篇:混合型卟啉病 下一篇:高氨基酸尿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