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高磷血症
高磷血症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hyperphosphatemia

概述

血清磷浓度高于正常上限称为高磷血症(hyperphosphatemia),通常指血磷浓度>1.45mmol/L。

病因学

(一)急性磷酸盐负荷

内源性细胞外磷酸盐增加发生于肿瘤溶解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症。摄入大量含磷酸盐的泻剂是外源性高磷血症的最常见原因。

(二)急性或慢性肾脏病

是磷酸盐排泄减少的常见原因。当GFR降至20~25ml/min以下,尿液磷酸盐的排泄不再与磷酸盐摄入保持同步,便会发生高磷血症。

(三)肾小管磷酸盐重吸收原发性增加

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双膦酸盐治疗、家族性肿瘤样钙质沉着症、维生素D中毒等。

(四)磷酸盐向细胞外的急性转移

是高磷血症的罕见病因,可见于乳酸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单独的重度高血糖)。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急性和慢性高磷血症的治疗方法不同。

无症状的急性高磷血症患者若肾功能正常,当过量的磷排泄后,高磷血症多可在6~12小时内恢复。输注生理盐水可增加磷的排泄,但可因稀释作用降低血钙浓度。有症状性低钙血症的急性高磷血症患者,尤其伴肾功能不全者,应通过血液净化治疗以清除磷。由于磷从细胞内储存动员的速率较慢,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较间歇性血液透析更有效。

慢性高磷血症的治疗包括饮食中限制磷的摄入,和应用磷结合剂,促进肠道排泄,减少磷的吸收。常用的磷结合剂包括碳酸钙、醋酸钙、司维拉姆、碳酸镧等。含钙结合剂应用时需注意避免高钙血症及软组织磷酸钙的沉积。氢氧化铝也是有效的磷结合剂,但长期应用可导致铝蓄积,引起脑病和骨软化症。证据表明CKD患者中应用不含钙的磷结合剂(特别是司维拉姆)与应用含钙的磷结合剂相比,能够减少全因死亡率。CKD患者中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拟钙剂西那卡塞也能降低血磷浓度和钙磷乘积。

作者
高鑫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上一篇:低磷血症 下一篇:高镁血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