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hypernatremia
血浆钠浓度>145mmol/L定义为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机体在高钠血症时多表现为高渗透压,产生渗透压有效的电解质与机体总的水的比值升高。
钠是细胞外液维持渗透压的有效溶质。高钠血症时,患者体内细胞内液的水向细胞外液移动,因此细胞内液容量下降,细胞皱缩。
临床上高钠血症是引起机体高渗透压的主要原因。但葡萄糖、甘露醇、甘油等也会引起高渗透性状态,不一定合并高钠血症,反之往往合并低钠血症。另外,高渗透性状态并不一定是高张状态,因为一些溶质可以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但并不产生张力使水从细胞内液转移到细胞外液,如尿素或小分子醇类(例如甲醇、乙二醇、乙醇)等。
高容量高钠血症,钠和水的比例升高伴细胞外液容量增加,细胞内水流到细胞外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细胞内液容量下降。高容量高钠血症通常发生在住院患者,由于医源性补充了过多高渗盐水等。
正常容量高钠血症,纯水丢失而机体钠含量不变,导致细胞内液丢失(大约2/3丢失)为主,而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相对较轻。例如,3L纯水丢失,其中2L来源于细胞内液,1L来源于细胞外液丢失,仅300ml来源于血管内容量,但导致体液渗透压升高,血浆钠浓度升高。见于所丢失液体里含钠、钾等渗透效应的溶质少的情况,如尿崩症或使用ADH 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等。不显性皮肤和呼吸道蒸发,也是低张性液体丢失的重要原因。
低容量高钠血症是最常见的高钠血症。患者水和钠都丢失,并且水的丢失比钠的丢失更多。最终血钠浓度还受到丢失液体钾浓度,和补充液体中溶质浓度的影响。在消化道疾病导致的低容量高钠血症,腹泻比呕吐更常见,渗透性腹泻引起水的丢失超过电解质的丢失,因此,高钠血症在渗透性腹泻比分泌性腹泻更常见。肾性丢失导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最常见的两个原因是袢利尿剂和渗透性利尿剂。
高钠血症的存在往往提示患者有口渴感受障碍,或对口渴行为反应障碍,常见于残疾或虚弱患者。
治疗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钠摄入和纠正不适当的钠输入。纠正细胞外液容量异常,补充水缺乏。
症状严重的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治疗:首先快速纠正细胞外液容量的缺乏(如组织低灌注、休克),然后逐步纠正水的丢失,包括正在丢失水的补充。水的丢失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缺水量(L)= 0.4×病前体重(kg)×[(实测钠浓度/140)-1]
总补水量还应包括不显性失水以及尿和胃肠道的失水量,至少1L/24h,发热、机械性通气需要更多的水分补充。通常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能进食的患者可口服。有缺钾者可同时补钾。纠正高钠血症的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不超过0.5~1mmol/(L•h),血浆钠下降的速度不要超过 10mmol/(L•24h),但也不要小于6mmol/(L•24h)。补液过程中应进行血钠检测,以及神经系统检查以调整补液量和速度。